口腔科專家:警惕口腔黏膜白色的斑塊發展成癌

2023-10-13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口腔科專家:警惕口腔黏膜白色的斑塊發展成癌

咀嚼檳榔5年多,煙民小伙子口腔黏膜出現多處白色斑塊並形成腫塊,需要手術治療。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劉廷忠提醒,口腔白斑容易癌變,關注口腔健康,遠離不良習慣很重要。

最近,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口腔門診來了一名口腔黏膜出現白色斑塊的青年人,而且不止一塊。他說,自己起初沒有在意,也沒有去醫院求治,近期發現白色斑塊面積逐漸增大、局部增厚了,並局部形成了一個黃豆大小的腫塊,這才來我院口腔科就診。劉廷忠主任經過接診、詢問病史、檢查後,高度懷疑是口腔白斑,因為該患者既往曾咀嚼檳榔五年以上,平時還有抽煙的習慣,檢查發現口內白色的白塊擦拭不掉,局部增厚。劉廷忠主任建議立即住院手術切除,病理確診——因為這種白斑很容易癌變。小伙子遲疑了許久,拒絕了醫院的建議。

劉主任介紹,口腔白斑是一種口腔科臨床上較常見的疾病,表現為口腔粘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斑塊,屬於癌前病變,有轉變成口腔鱗癌的潛在可能,口腔各部黏膜均可發生,但以頰、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澤除了白色以外,還可表現為紅白間雜的損害。在組織病理上的變化,為癌前損害的特徵——上皮異常增生。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見。

劉主任說,局部刺激因素在白斑的發病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吸煙是常見原因,白斑患者有吸煙習慣的占80%~90%,且發病部位多與煙的刺激部位一致。其他如咀嚼檳榔、酒,不良修復體、殘冠、殘根等刺激也能引起白斑。在全身因素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梅毒以及射線、口乾症等均同白斑具有密切關係。

口腔白斑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一,首要的措施是除去刺激因素。如戒煙,禁酒,少吃燙、辣食物等,去除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等刺激因素。嚴禁用苛性藥物如酚類、硝酸銀等處理白斑;二,對已經糾正吸煙等有害習慣後而損害尚未消失者,可考慮選用藥物治療。如口服維生素A。初服時可能發生頭痛、頭暈,可酌減劑量,通常在幾天後即可適應(常見的副反應有口唇乾燥、脫髮等。冠心病、肝腎功能異常與高血脂者忌用);0.2%維甲酸溶液局部塗布(但不適用於伴有充血、糜爛的損害)。塗布時先拭乾唾液,以最細毛筆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區域塗布,慎勿塗在唇紅黏膜;可長期使用魚肝油塗擦白斑。每天2~3次,1~2個月為一個療程,但不能用力過重;也可內服魚肝油,或用維生素A。需要注意的是,在保守治療期間應密切隨訪。三,手術治療。經久不愈,治療後不消退者,白斑區發現皸裂、潰瘍或基底變硬、表面增厚顯著時,或已證明具有癌前改變的損害,應及早予以手術切除。

如果患上口腔白斑病,要積極接受治療;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最主要的就是不消極,對醫生的安排全力配合;同時進行一些必要的體育鍛鍊,這樣才能早日擺脫口腔白斑病的困擾。(劉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98bc7a7d93fa434a99766755a799f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