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王子」羽生結弦,憑一己之力帶火花滑:因為熱愛,所以強大

2022-02-08     私房藝術

原標題:「冰上王子」羽生結弦,憑一己之力帶火花滑:因為熱愛,所以強大

最近的冬奧比賽你有關注嗎?今天的花樣滑冰男單短節目比賽,名大人又一次被花滑的魅力震驚到了。

花樣滑冰被稱為「冰上芭蕾」,它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門藝術。而羽生結弦就是花滑界技術與美的絕佳代言人。

過去這幾年,羽生結弦幾乎重新定義了男子單人滑,他12次改寫世界紀錄,至今保持著短節目、自由滑以及總得分三項世界紀錄。

在花樣滑冰領域,「羽生結弦」這個名字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但同時,他又顯然超越了花樣滑冰運動本身。

有人用「冰上王子」來形容他。在冰場上,他是王者,是風暴,是戰士。他的表演能讓現場的觀眾沉醉於其中。

這個世界上最會花樣滑冰的男人,這個用陰柔、唯美打動世界的男人,就是上天留給花樣滑冰最神奇般的存在。

他也是當今最受中國人喜愛的日本運動員。

今天結束的花滑男單短節目比賽是羽生結弦2022年冬奧會的首次亮相。他一出場便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從昨天開始,他的名字就一直在熱搜榜上。

央視解說評價:「他就像一把鑲了鑽的寶劍,即使被藏在金絲楠木的書櫃里也無法遮擋他那耀眼的光芒,他走到哪裡,都是所有人的焦點。」

而在場外,他卻是普通的羽生結弦。

1994年,羽生出身在日本仙台的一個普通家庭。爸爸是當地一所中學的教導主任,媽媽全職在家照顧他和姐姐。

2歲時,他患了哮喘,家人一開始是抱著強身健體的心態讓他跟著姐姐去學習溜冰的,因為媽媽覺得溜冰場是最不容易吸入灰塵的運動場地。

在學習過程中,教練發現羽生的身體素質和柔韌性都很好,而且他有一種怎麼摔都摔不怕的勁頭在,就想讓他好好練習。

每天放學,要進行枯燥的45分鐘-1小時的單獨訓練,就這樣羽生一路練到了小學。

4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就獲得了冠軍。

11歲時,有了拿下奧運會冠軍的目標。

那是2002年,鹽湖冬奧會上。在花滑男子單人滑的賽場上「冰上皇帝」普魯申科,正進行高難度的表演,全場一片沸騰。

此時,小小年紀的羽生結弦被他精湛的技術,行雲流水般的動作,大受震撼。

從那刻起,這位俄羅斯選手就成了他的偶像:「我要成為像普魯申科一樣的運動員!」

當同齡的孩子在嬉鬧玩耍時,他已在全國的花滑比賽中嶄露頭角。全場矚目的感覺令他興奮不已。

2009年冰演,羽生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偶像——普魯申科。這位花滑史上的傳奇,開創了四周跳時代,18歲後從未拿過銀牌以下的成績。

普魯申科摸著他的頭說:「如果你能打倒我,你就會迎來你的時代。」

為了這個信念,他甘願賭上性命。

一次四周跳,兩次四周跳……他不斷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為花滑開闢新的突破口。

花樣滑冰的跳躍種類一共有六種,從易到難依次是:

後外點冰跳(Toeloop,簡稱T);向後滑行時起跳。

後內結環跳(Salchow,簡稱S);向後滑行時起跳。

後外結環跳(Loop,簡稱Lo);向後滑行時起跳。

後內點冰跳(Flip,簡稱F);向後滑行時起跳。

勾手跳(Lutz,簡稱Lz);向後滑行時起跳。

阿克塞爾跳(Axel,簡稱A),向前滑行時起跳。

羽生從總分無人能達300分,到300分成為運動員站上領獎台的底線;從男單只能跳出兩種簡單的四周跳,到能跳出4A以外所有的四周跳種類,他只用了僅僅兩年的時間。

但少有人知道他背後付出了多少艱辛。

4A,這是花式滑冰里最難的一個動作,也是參加奧運會的技術門檻。

要知道,在四周跳時,人類需要違抗生存本能。在空中身體的轉速達到每分鐘400轉,並始終要控制好身體,而一輛開到100公里/小時的車輪轉速,也不過每分鐘800轉……

為了跳出完美的四周跳,羽生曾把自己幾年所學通通砸碎,又重頭來過。

17歲為了練習四周跳,遠赴加拿大,教練奧瑟卻對他實施「禁跳」原則,讓他從最基礎的滑行練起。

剛參加比賽時,因為體力不足,放在表演後段的跳躍常常失誤。

他就開始進行地獄式訓練,每天持續一小時在冰場上奮力奔跑,跑到最後氣喘吁吁,教練還在一旁說「動起來」。

隨著難度的增加,羽生需要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完成上千度的旋轉,落地時要承受相當於身體五倍的力量,衝擊力極大。

他本就有哮喘,限於身體條件,很難承受高強度的練習。可是,別人一天練20、30次,他卻一定要練60次才罷休。

為了做好奧運會的準備,他連大學專業都與滑冰有關——人類情報科學。因為這個專業,可以幫他從數據的角度分析,在跳躍中,如何科學地用力,從而使身體達到最佳狀態。

日常訓練中,他發了狂地練習,就算練到吐也要練。「做不到的話,就做到做得到為止;做得到的話,就做到完美為止;做到完美了的話,就做到無論多少次都能完美為止。」

2011年,日本發生9級地震。也是羽生結弦王者之路上的一大絆腳石。

老家仙台是重災區,那一年,羽生16歲。一家人擠在體育館裡避難,只分得不到四平米的空間,沒有燃氣,沒有電,兩人只能共食一個飯糰。

冰場也未能倖免。失去訓練場地,他就大量參加商演當做訓練,在5個月里,奔走全國各地,參加了近60場商演。

每一場都全力以赴,並將演出所得捐給了災區。還在期間排練出了參加次年比賽的節目。

他最終獲得了世錦賽的銅牌。家鄉的很多災民,聞之熱淚盈眶,這個柔弱的少年,用一往無前的堅強,給他們帶來了能量。

2014年花滑中國杯上,羽生和中國選手閆涵在賽前熱身時相撞。

高速的衝擊下,羽生飛了出去,重重地跌在冰面上,胸口痛得無法呼吸,鮮血順著頭部、頸部流了下來,他躺在冰面上,痛苦地抽搐著,足足昏迷了兩分鐘。

醫護人員趕到現場,羽生才慢慢地恢復意識,掙扎著自己站了起來,只是做了簡單包紮,頭上纏著繃帶,羽生重新站上冰面,仰空吼道:「跳!」

緩慢優美的舞姿,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開始的四周跳,他摔倒在地,迅速爬起。

又是四周跳,重重地跌倒,濺起一地冰凌。

三周跳,倒下,在冰上甩出很遠的距離,

尖銳的疼痛使他有些遲緩,但還是站了起來,

連解說也看不下去了:「希望他不要勉強自己。」8次起跳,5次摔倒,和著如泣如訴的音樂,忍著身上的劇痛,滑行,旋轉,如走於刀尖之上。

明知會摔倒,明知傷會加劇,明明已經精疲力竭,可只要站在冰上,他就會繼續,與音樂融為一體,等待最後一刻來臨。

一曲終了,他不忘向吶喊歡呼的群眾致意:「我很好,謝謝。」

做完這一切,他才意識到,自己一瘸一拐的雙腿,已幾乎無法站立,他被架出了賽場。

最後,羽生獲得了第二名,聞此,他掩面而泣。

央視主播陳瀅曾深情地說道:「他獲得的一切,他都值得擁有。他值得這世界上所有的美好,所有的榮耀。」

失敗,他經歷過很多很多次。

16歲從少年組過渡到成人組時,不知被打擊了多少次,拼盡全力卻只獲得第六名,他說,「我內心果然還是會失望的啊!」

但因為熱愛,他知道,自己可以從中成長。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我,我身上就背負著越來越多的期待,背負著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責任,我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很多時候都不是我一個人的事了。」

距離平昌冬奧會還剩三個月,他發著高燒,跳四周跳時,右腳又摔傷了,跟腱踝骨出現炎症,導致兩個月內都無法上冰,大家都認為,他大概不會參加冬奧會了。

但是,他終究還是來了。為了能發揮最好狀態,羽生腳上打著封閉,吃了止疼藥,出現在賽場。

對他來說,站在賽場上,只要能爬起來,他就絕對不會說放棄。因為這是,他拼勁全力想要去堅持的東西。

隨著陰陽師的音樂響起,他起勢,滑行,跳躍,旋轉。

流暢如詩,氣勢如劍,將東方的古雅瑰麗演繹地美輪美奐。

「都滑了這麼多年了,到底身體還是記住了。」

「在這十一次跳躍中,我賭上了我數十年的花滑人生。」曲終,久違的酣暢淋漓,面對著全場爆發的掌聲,他默默地說:「我回來了。」

他又一次站在了奧運會的最高點,成為了66年來唯一蟬聯奧運冠軍的選手。

普魯申科也為他歡呼:「或許我曾經是他的偶像,但現在,羽生結弦才是我的偶像。他是天才!」

從2014年到2021年,羽生結弦為4A走過了漫長的八年,4A對於他來說早已成為心中屹立不倒的執念。

他也曾提到自己為了練習4A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老實說4A從來沒有人成功過,沒有人知道怎麼才能成功,而且有時候我覺得可能就沒有人能成功,我這一味地跳下去,一味追求下去,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成功,所以每次跳,每次摔倒,摔在冰上的時候多了,我有時會想,什麼時候我也許就這麼腦震盪,然後就這麼死掉也說不定。」

但只要走到冰場上,他還是那個昂頭高喊「跳吧」,為花滑一生懸命的堅韌少年。

為什麼他值得那麼多人,不分國家、年齡、性別,去欣賞他喜歡他呢?

可能就像有位網友說的:「與他相比,我似乎從沒有真的在哪件事上拼盡全力過。我得過且過的人生,在他面前簡直像是贗品一樣,羞愧得瑟瑟發抖。而謝謝他讓我看到了活體的,比所謂奇蹟更真實和寶貴的東西——就是貫徹到底、永不言棄的初心。」

END

點擊下方

徵稿 | 我們尋找熱愛藝術和寫作的你

藝術/時尚/攝影/人物/生活 長按二維碼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97fd3fccd19614de3efb7d9cde2a7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