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梁山最蠢之人,外號吹得震天響,實力不行終究被外號所累

2023-12-08     資深人士說文史

原標題:水滸傳:梁山最蠢之人,外號吹得震天響,實力不行終究被外號所累

在《水滸傳》這部群像小說中,刻畫了一位又一位英雄好漢的形象,但這部小說總計只有一百二十回,如何在短短的篇幅當中,將每個人物都刻畫的入木三分呢?

施耐庵選擇了一種既簡單又充滿巧思的辦法,那就是給每位好漢都起一個充滿代表性的外號。

外號這東西自然是叫得越響亮越好,一方面能展現出梁山好漢的威武霸氣,另一方面也能夠節省小說篇幅。不過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一些好漢的人物故事線並沒有經過充分描寫,但名聲卻喊得震天響,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名不副實,比如說阮氏三兄弟。

01低調的主角

在江湖上可不是外號叫的響亮,別人就會認可,說到底還是要靠自身實力,說起這實力,就不得不提武鬆了,就算是沒讀過《水滸傳》原著的人也不會不知道武松,關於他的名場面有很多,不管是「三碗不過崗」還是「血濺鴛鴦樓」,樁樁件件都堪稱經典,尤其是那「井岡山打虎」,更是驚為天人,一下子就把一位英雄豪傑的形象給樹立起來了。

這麼厲害的武松,只得了「行者」二字,就連這個稱號都是隨便取的,他從來沒出家修行過,不過是孫二娘夫婦送了他一套頭陀的裝束而已。

行者二次,只不過說是他的穿衣打扮,像他這樣的人物,什麼樣響亮的名號擔不得?可他偏偏選了那麼樸素的一個,但是在這水滸江湖裡誰會不認識武松其人,有些好漢就不是這樣了。

02高調的配角

水滸英雄之所以強悍,不只在於山上能人眾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這梁山易守難攻,此地依山傍水,在這種情況下作戰,水軍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水滸英雄中厲害的水軍,阮氏三雄絕對算得上是佼佼者。

不過在整本小說當中,阮氏三雄都很難稱得上是「頭號英雄」,最多算得上是二流高手。即使是在他們擅長的水軍領域,也有浪里白條張順等人更被人們熟知,情節也更加豐富。

在書中,眾人對阮氏三雄的尊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是最早一批跟著晁蓋的,在截取生死綱時就已經有他們了,算得上是元老級人物。

這兄弟三人的名號可不一般,老大袁小二立地太歲,袁小七活閻羅,袁小五短命二郎,前兩個還好說,這阮小五的稱號,的確是讓人疑惑。「二郎」就很好理解了,兄弟三人中他排第二,可自己也給自己加上「短命」二字,實在是聽起來有些不吉利。

不過這並不是說自己短命,這兩個字放在名字里用的是動詞,意思是「短別人的命」。「二郎」二字大概是在說二郎真君,合起來的意思是,「短別人性命的二郎真君」這樣一聽就要威武霸氣的多了,不過也確實招搖。

03悲慘結局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在討伐方臘之後就只剩不到40人了,「阮氏三雄,一下子死了兩個,只剩活閻羅阮小七活著,不免令人心虛。

在原著第一百一十八回,阮小五被婁丞相所殺,這麼血腥的過程,全書當中都沒有仔細描寫,只留下一句,「已被婁丞相殺死」。可以看到作者對這個角色並沒有認真琢磨,同時也側面展現出了阮小五的實力,竟然連一個文官的丞相,都抵擋不過,實在是令人難以評價。

回過頭來再看「短命二郎」四個字,原本是威風凜凜的稱號,反過來一看卻短了自己的命,實在是太讓人諷刺了,這樣一看,人在江湖上混還是要低調的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97c5fe035e9c76777a2b85306531c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