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豆中之王」,價值僅在藏紅花之下,香味極難複製

2022-03-24     雅歌小汐

原標題:被譽為「豆中之王」,價值僅在藏紅花之下,香味極難複製

在馬達加斯的偏僻叢林裡,一個男人拿著鐵棍在園中來往巡邏看守。他看守的不是別的,是全家人一年的收入,一種被譽為「豆中之王」的香草豆莢。

香草的價格屢創新高,近這5年來飆升了近10倍,每克的價格比白銀還高。在馬達加斯加當地,不少農民都以種植這種香料為生,但因為香草價格高昂,當地偷盜常有發生。許多園主都是家人白天黑夜輪流看管。一刻都不能鬆懈。因為這可是關乎全家人一年的生計。

到底香草豆莢是什麼「神仙香料」?

「香草豆莢」雖名稱帶香草二字,但事實上它是一根豆莢。更是世界上第二最貴的香料,價值僅次於藏紅花。小小一根成品豆莢,售價達3~15美元不等。一個年收穫量達幾百公斤的香草豆莢園,足以讓園主晉級為當地的小富豪。但是,種植過程卻往往艱苦重重……

在當地,香草豆莢種植園往往遠離村莊,山高皇帝遠,治安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的。村裡的人往往都是自發組織巡邏,但是事實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尤其是一些更加偏遠的豆莢園,經常遭到盜賊的「洗劫」。

不少豆莢還沒成熟就被偷走了,但園主除了住在園子裡日夜看守之外別無他法。屢遭盜竊,造成市面上許多未成熟的豆莢以次充好。不法商人將未成熟的豆莢用熱水燙軟、染色、曬乾,充當優質豆莢出售。

但是有經常的收購商根本不會上當。這些「次等」的豆莢,每公斤的價值只值幾十美元。這些豆莢,原本再過幾星期就可以長成、成熟的優質豆莢的,真是心疼那些園了。

生產香草豆莢的植物名叫梵尼蘭,原產地是墨西哥。在19世紀中葉以前,墨西哥仍是香草豆莢的主要產地。到了16世紀初,西班牙探險家抵達了墨西哥沿岸,第一次將香草豆莢帶到了非洲和亞洲。

香草的芬芳會讓人感覺置身於花海之中,並聯想到它生長的熱帶雨林。綠色的樹藤俯拾皆是,最終長成一簇簇豆莢。

香草豆莢看起來很普通,一束束的,看起來還挺高產的,為何還賣那麼貴?

首先,生產這種芬芳的豆莢樹,從種植到第一次成果就需要4-5年的時間。而且花期只有6小時,一旦錯過了授粉機會,就會只開花不結果。而且授粉的媒介也很單一,需依靠一種瑪雅無刺蜂的小型蜜蜂,但近年來,因為環境惡化,這種蜜蜂已經變成瀕危物種了。

如今,馬達加斯加的香草豆莢授粉主要靠人工授粉,開花季節,農民每天都在地里穿梭,用手拿一根牙籤在雄蕊花朵上一挑,然後輕壓並覆蓋雌蕊花朵上的蕊,成功率極低,只有不到10%。而且就算授粉成功,豆莢距離成熟還有大約200天。在未收穫之前,每天都是變數。

只有高品質的香草豆莢才能被廚師們選上,為甜品或菜肴增添香氣。那麼,如何才算得上為上乘?

高品質的香草豆莢質地柔軟,香味濃郁,而且富有光澤。從新鮮豆莢到成品。要經過複雜的工序。當地的做法是……

新鮮的豆莢採摘後,放進65攝氏度的熱水裡加熱幾分鐘,用毛毯包裹起來,放在密封空間中「腌制」兩三天後曬乾,然後按照大小分等級,再賣到世界各地。

當然,也有先進一點的做法,就是用特製的烤爐烘烤,然後在接下來的6-9個月時間裡,每隔一天就把這些香草莢搬到戶外曬日光浴。這樣,才能充分發酵並獲得它的香氣。

看到這兒,終於知道為何香草豆莢每斤售價逾千元了吧。你可能還疑惑,市面上那麼多的香草口味食品,售價也不是很高,如何做到的?其實……

市面上有許多香草味甜品及飲料,香草味奶茶、香草味蛋糕、香草味冰淇淋。但真正吃過香草味的人並不多,十來塊錢的食品是很低機率會用上真正的香草的,那些加的大多是人工合成的「香精香蘭素」。在甜品里加上幾滴,那是你熟悉的香味,但真正的香草根本不是這個味兒。

香草含有200多種芳香成分,根本無法人為複製,香蘭素的味道,只是有點像而已。

香草豆莢的香氣來自於內里的香草籽,將香草莢用刀剖開,用刀背刮出內部的香草籽,這便是芳香所在。天然的香草莢香氣有點類似於墨硯,既有濃郁的花香,也有發味奶油香味,還帶有些許橘子和雪梨酒的香氣。

今天分享的「被譽為「豆中之王」,價值僅在藏紅花之下,香味極難複製」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6ff70856343c496ee2697a5c2e2bb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