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夢節再進化,請相信品牌的力量

2023-11-23     汽車公社

如今的中國車市早已脫離了我們曾經想像中的發展方向。電動化轉型疊加新舊勢力的權力交割,讓全行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圍繞市場份額和價值體系的重建,幾乎所有企業都牟足了幹勁,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占得發展先機。

也正因如此,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為了創建利於自身發展的利益鏈也好,或為了將自己更好地推銷給消費者,當時間牽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告別過去,VAG FAMILY、現代嘉年華等一個個熟悉的文化盛會都漸漸褪去了顏色,對於品牌本身的傳承,已不再如往常那樣,有著太多人在堅守。

時代向前,生死攸關時,或許放棄文化建設是車企出於對市場現狀研判後做出的決定,誰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但是,隨著中國車市開始從無序中走向成熟,試問一下,中國的汽車消費者真的不再對那些有著彌足歷史沉澱的品牌抱有嚮往了嗎?

答案不言而喻。

年關將至,11月18日是廣汽本田又一屆躁夢節啟動之日。再現火熱的現場仍在向外界表明了一個態度:偌大的中國車市離不開汽車文化的支撐,在走向新時代的過程中,那些偉大的汽車品牌本身所散發的魅力,依舊值得所有人留戀。在經歷前幾年的市場洗禮和局勢動盪,圍繞本田魂所構築的精神世界,此刻仍在中國市場滌盪著每一名汽車用戶。

而站在廣汽本田的視角去看,當廣汽本田的基盤用戶在這二十五年間來到了千萬級體量,全產品線以雅閣為起點發展到覆蓋全場景的車型矩陣,背靠行業電動化轉型聚焦新興人群的需求,我願意將這一屆成功舉辦的躁夢節,視為廣汽本田、乃至整個本田汽車在中國,完成從守勢者到創變者蛻變的深刻筆觸。

技術進步與文化建設,缺一不可

不知不覺,中國車市已經逐步褪去了最初的稚嫩和無序,在產業轉型和消費更替的勢頭中,完成了蛻變。從技術研發到產品定義,再到市場開拓,中國汽車工業日漸完善的產業鏈,幾乎讓所有人都認為,這裡將成為車市未來的發展風向標。

就像在此屆2023廣汽本田躁夢節上,除了本田粉絲津津樂道的那些元素之外,和新能源相關的展區同樣人潮湧動,實則就是在說明,中國車市不斷進化的底色,已經深深影響到像廣汽本田這樣的合資車企。接下來,圍繞電動化轉型的故事將在它們的詮釋下,變得愈發豐滿。

一直以來,對於最廣大的本田粉來說,廣汽本田始終將最新車型和最先進的技術帶到國內的動作,就是他們所推崇的要點。而廣汽本田至今累銷千萬輛的達成,成長為以技術為標籤的企業,其背後的核心原因均在於此。

每每換代均與世界同步的雅閣、時刻和日本本土保持同一調性的奧德賽、將MM理念貫徹進全生命周期的飛度……縱觀整個合資陣營,廣汽本田就是為數不多的幾家能將全球範圍內領先的產品逐一引入國內的車企之一。

另一邊,多年來,i-MMD銳·混動技術的升級優化、Honda CONNECT智聯互導系統的完善以及Honda SENSING 安全超感系統的持續進步,必然也使得中國消費者看到了日系合資車企「在中國 為中國」的決心。

而與此同時,和許多隻講究生意的同行相比,作為國內最早將品牌文化作為自身標籤的企業,廣汽本田從未因企業的飛速成長而忽略對用戶的關懷和呵護。尤其是數屆躁夢節的落成都足以證明這樣一個觀點:市場變化再快,也抵擋不住廣汽本田向所有人傳遞品牌精神的決心。

你可以說,在這個人人都在講究生死的年代,相比花精力寵粉,多花點時間卷一卷別人,顯得更符合現在的市場背景。

但不好意思,只要你足夠了解一個成熟市場的運行法則,足夠了解一個擁有彌足歷史沉澱的品牌應有的樣子,必然會知道,無論是哪家強勢的合資車企,尋求發展的手段絕不是僅僅局限於如何在價格戰的內耗中取勝,如何在輿論場上贏得網民的認可。

在中國,隨著越來越多的的品牌放棄自我文化的建設,粉絲文化的獨特性儼然成了只屬於廣汽本田的資本,而這就意味著,在汽車行業轉型向前的當下,擁有此種獨特優勢的廣汽本田,是可以在隨後的發展中脫穎而出的。

就像這短短兩天時間裡,2023躁夢節的火熱再次讓喜歡廣汽本田的每一個人,深深感受到了來自品牌方的示好,在其所締造的精神世界中,也得到了廣本式的喜悅。那從中,我們必然可以讀到,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廣汽本田很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為中國車市帶去一絲成熟的底色。

要知道,對於一家駐紮在中國的強勢合資車企而言,累銷1000萬輛其實並不稀奇。相比之下,支撐其後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只會在於,用戶給予的認可度是否可以轉化為承托起未來願景的絕對力量。

而今天的躁夢節,躁夢電競館、潮玩集結區、智享新勢界等區域的設立愈加讓千萬用戶有了歸屬感,更意味著,當中國車市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期,廣汽本田一路走來所造就的用戶粘性,即對品牌的絕對忠誠度,在後千萬輛時代是可以為之帶去全新助力的。

從躁夢節,看到品牌的力量

自從電動化的浪潮席捲了中國車市,和許多行為超前的中國車企相比,我們的確能察覺,合資的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謹慎。包括廣汽本田在內的頭部企業,都在一邊觀望市場前進的速度,一邊調整著自己的步伐。

但不得不說,眼看各個新興企業的發展漸漸趨同、許多隻圖掙快錢的企業接連消亡,對於廣汽本田來說,在深刻認識到中國車市的快速變革之餘,真正審視可持續性發展的未來,仍會是最為正確的。

就像本屆躁夢節上,廣汽本田在延續過去對於品牌文化的維護之餘,在針對電動化的發展上,也給出了自己的中國答案。當人人都在追求電動化轉型帶來的一時愉悅,它所希望的就是,通過長遠的戰略部署和文化建設,為用戶打造一個綠色、環保、安心的出行新世界。

也就是說,由躁夢節衍生出的品牌積澱,終究是廣汽本田對待中國車市不變的情愫所致。讓中國消費者大膽感受到品牌與生俱來的魅力,其實也是在對外傳達著,自身深耕中國20多年來,廣汽本田時刻願意為中國市場做出改變的心境是那樣始終如一。

而未來,隨著電動化轉型的勢頭愈發高漲,我會相信,廣汽本田依舊將在如何跟上時代步伐的課題上反覆試煉。從推出e:NP極湃品牌到如今向市場展出該品牌第二款純電動車e:NP2極湃2,事關自身電動化轉型的舉措並不會就此停下。

就像本屆躁夢節上,電動共創館的設立,一邊讓用戶深度參與到廣汽本田電動化轉型的征程中,另一邊,亦是將廣汽本田全面觸電的想法和決心向所有中國消費者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

若此,以廣汽本田在用戶情感的維繫上所編織出的緻密大網,我們完全可以大膽去猜測下,屬於廣汽本田的EV世代會和往日一樣,極具魅力。

事實上,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當中國車市的電動化轉型走到今天,在為消費者帶去足夠新鮮感的用車體驗之餘,發展趨於同質化的前提下,對於品牌層面的建設有所忽視是那樣日漸突出。

各個汽車企業卷完造型設計卷用料和做工,卷完三電技術,卷智艙和智駕層面的技術疊代,唯獨在自我品牌文化的創建上,很是缺乏。此前,很多發生在新勢力身上的維權事件,大家也都看到了。如此一來,試問,隨著用戶粘度的降低,對於任何一個尚在打造規模效應的車企,有何利處?

是的,在電動化推進上,可以說,那些急切想要占領市場的新興企業,以超高頻率的疊代速度令傳統合資車企心生焦慮。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因為它們的存在,後者要想在聲量上占據上風的確很難。可時至今日,日漸成熟的產業發展邏輯,在教育投機者的同時,我認為,這也使得中國的汽車消費者漸漸回歸了理性。

在此番背景下,相比一味追求電動化所帶來的高溢價,立志於在文化上為中國消費者帶去傳承和新意的廣汽本田,顯然有著比其他汽車品牌更寶貴的財富。

新時代啟幕,我們已經不再需要那麼多擅長講故事的新能源品牌。廣汽本田「讓夢走得更遠」的潛台詞就是,隨著市場同質化發展愈演愈烈,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在完成銷量千萬輛的基礎上,更具品牌魅力的廣汽本田將通過自己固有的客戶群完成新一輪的裂變。

其次,以每一屆躁夢節的成功舉辦為基底,中國消費者勢必可以從廣汽本田的身上,看到一家內心真正強大的車企,願意為所有人提供喜悅的模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6526046cab873f3ac55b7405386f0bd.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