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又現「離婚潮」,糟糕的夫妻關係,比離婚更傷孩子

2022-06-30     母嬰參考

原標題:高考後又現「離婚潮」,糟糕的夫妻關係,比離婚更傷孩子

高考後又現「離婚潮」,糟糕的夫妻關係,比離婚更傷孩子

「高考後剛查完成績,父母就去領離婚證了……」

「你已成長為一個大人,爸媽的任務已經完成,是時候離了……」

左手一張畢業證、右手一張父母離婚證,就此告別我的青春時代。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等你高考完,我們就離婚!」

這是多少孩子面臨的局面。對於孩子來說,高考的結束是」釋放「,寒窗苦讀數十載,終於交出了重要的答卷。

可對父母們來說則是「解脫」,為了孩子的人生大事而苦苦支撐的怨偶,終於可以在這一天「原地解散」,開始享受自己的人生。

「等你高考完,我們就離婚」,一句話暴露了很多中國家庭的悲哀。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是很多傳統父母的共識。

為了孩子,他們可以省吃儉用,委屈自己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生活;為了孩子,他們可以在愛情中隱忍,明明已經相看兩生厭,可還要忍著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

「高考潮」為何會出現?

有數據顯示,每年高考後的二十天,夫妻離婚率是高考前的兩到三倍。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有這麼多犧牲奉獻式的父母,為了孩子已經「將就」了這麼多年,為何不再多堅持一下,而是選擇高考結束這個時間點呢?

1、夫妻想要離婚,多數是女性先提出來的。

很多女性表示,這段婚姻已經消耗了自己所有的感情,她們早就想結束,要不是擔心自己貿然提出會影響孩子,估計早就提出離婚了。

而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下,高考就是決定孩子人生命運的重要節點,成績關乎著他們以後的事業和前途。

所以父母會把這件事排在第一位,其它的事情都算是小事,即使再想結束也不會在高考前「撕破臉」。

可等到高考結束後,媽媽們的心理負擔就會減輕很多,多年的委屈和隱忍,一般都會在這一刻得到釋放,然後安心提出離婚。

2、在父母的眼中,高考結束就是真正的長大。

心理上已經發育成熟,能夠承受他們離婚的後果,而且離婚後孩子們也有足夠的生存能力,不像小朋友一樣需要父母雙方的呵護。

為了把對孩子的傷害降低到最小,他們選擇等高考完以後再來決定這件事。

殊不知,父母們弄錯了一件事:比起離婚這件事,長期在父母糟糕的婚姻中成長起來的小孩,受到的傷害更大。

糟糕的夫妻關係,比離婚更傷人

育兒專家認為:當夫妻關係出現危機時,第一個發現的其實是孩子,如果長期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孩子更容易「走歪」。

1、讓孩子變得叛逆絕望

孩子要承受來自父母雙方的壓力、仇恨和憤怒等負面情緒,見證著父母一次次撕破臉皮、互相指責的模樣,往往容易給他們的內心造成陰影。

更重要的一點是:當父母的感情出現問題時,孩子往往會不斷地嘗試用自己的方式來維持家庭的完整,等到他發現努力之後無用時,便會感覺到崩潰絕望,然後開始試圖用「變壞」的方式來反抗。

2、讓孩子承受道德綁架

很多父母喜歡用自我犧牲來感動自己,表面上看著偉大,其實是另一種道德綁架。

特別是當父母的婚姻已經名存實亡時,父母為了孩子隱忍,可哪一天等到爆發時,會用一句「當初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了……」來教育孩子。

殊不知,這句話的威力之大。

你們的道德綁架,更會讓孩子陷入「自我質疑」中,他們容易產生負罪感,覺得都是自己的錯,難以樹立起自信,自我價值感較低,事業和婚姻都可能受到影響。

3、影響孩子以後的婚姻觀

一位小女孩在每天旁聽完父母的相處日常後,總結出這樣一句話:

「我一想到她倆每天在家吵架的樣子就覺得很煩,以後才不要結婚……」

由此可見,當一段糟糕的夫妻關係,一次次地暴露在孩子面前時,往往就會加深她們對婚姻的恐懼感,認為婚姻就是充斥著冷戰、吵架、怨懟這些不安分因素。

久而久之,她們就會對婚姻產生排斥感,以後不願進入婚姻的殿堂中。

其實對有些孩子來說,想離了趕緊離,眼不見為凈,在家天天吵還不如早早分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一段糟糕的婚姻,傷害的不僅是夫妻雙方,孩子也是受害者之一,我們有時候也需要去考慮他們的想法,而不只是「自我感動」,只想著把自己認為好的給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3d48c6c758ebd72a2153c185f4389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