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等一個「迷霧劇場」

2023-03-08     壹娛觀察

原標題:微短劇等一個「迷霧劇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騰訊視頻播出的《拜託了!別寵我》分帳突破3000萬,領跑微短劇分帳榜;芒果TV上線的《念念無明》多次拿下數據榜單頭名,豆瓣評分一度超過7分;快手的《長公主在上》截至完結,站內播放量超過3.3億;抖音的《夜班日記》收官時,完成300%滿額分帳,站內總播放量10.6億,破抖音短劇最高記錄……

在長劇集高歌猛進下,微短劇的發力也同樣迅猛。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取得備案號的微短劇達到2859部,總集數69234集,同比增長618%。數量激增之外,有關微短劇多方好消息也不斷傳來。

根據快手短劇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快手短劇日活用戶規模超2.6億,快手星芒短劇全年播放量破億的項目超過100個,短劇創作者中有電商收入人數增長35%;抖音數據顯示,2022年1月-10月抖音累計上線329部精品連續短劇,其中55部播放量破億,微短劇日去重用戶數超過1億。

快手抖音短劇頻道

微短劇正在吸引更多的用戶,並給予平台和創作者們正向的反饋。

與此同時,類型多樣性也讓微短劇積極擁抱更多元的用戶需求,除了甜寵元素依舊大行其道之外,「懸疑」這一更講究類型創作的元素,正在成為微短劇的新蜜罐。

僅看2022年,奇幻懸疑微短劇《夜貓快遞之黑日夢》獲得坎城電視節短劇官方競賽單元提名;古裝武俠懸疑愛情劇《念念無明》在去年實現了某種程度的出圈,助力懸疑微短劇再一次被市場和用戶看到;另外,根據云合數據2022年12月全網微短劇正片有效播放霸屏榜顯示,古裝懸疑探案劇《長安秘聞錄》、懸疑劇《妻子的秘密世界》、愛情懸疑劇《懸崖下的妻子》和刑偵懸疑劇《刑偵檔案·謎凶》分別拿下第一、六、七、八位……

在一個個好成績相繼誕生之下,平台寄予懸疑微短劇的希望不止於此,劇場化、系列化、「加長」化正在開花,伴隨著越來越多傳統劇集公司的入局,以及平台對於懸疑微短劇更多和更明確的布局,懸疑微短劇焦急著等待屬於它的「迷霧劇場」。

元素變化與敘事加速

儘管愛情、甜寵仍是微短劇主要輸出的內容類型,但隨著平台更加多元化的布局,其他類型的微短劇也正在質量和數量上呈現上升態勢,作為基礎大類,且擁有不少擁躉的懸疑推理便是最好的發力點。

僅大致梳理2020年至今上線的懸疑微短劇,便發現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B站、抖音、快手等著力發展微短劇業務的平台,都有懸疑微短劇的持續上新,而如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百視TV,以及短劇播放平台、開發原創內容短劇社區的快點TV也是懸疑微短劇的入局者。只是到目前,在產出上能維持較高頻率的還屬騰訊視頻、優酷和芒果TV。

從涉及的元素來看,懸疑微短劇呈現出了更豐富的空間和更大膽的想像力。

僅從豆瓣、百度百科或各短劇頁面詳情所給出與「懸疑」相關的類型關鍵詞來看,驚悚、恐怖、奇幻等關鍵詞出現的頻率不可謂不高。

例如,優酷播出的懸疑、驚悚劇《蛇女歸來》開篇就是一條竄逃的蛇形怪物,而整個故事也圍繞著蛇形怪物與少女辛蕊的關係和真相展開;快手上線的《13路末班車》則以暗色調下,一輛坐著乘客、行駛在僻靜路上的公交車開場,配合著類似說書人語氣和聲音的旁白聲和在車前突然出現又消失的老太太,以及隨之熄火暗下的車廂和突然一動不動的眾乘客,驚悚氛圍撲面而來;抖音上線的《大唐來的蘇無名》則讓蘇無名來了一回穿越,到民國探破離奇詭案……

這樣元素的選擇和運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短劇受眾需求的。

畢竟在幾分鐘內要將懸疑氛圍拉滿,且持續保持下去,類似的元素和氛圍是好的方式之一,同時它又能區別於傳統常見的長懸疑劇而增加新鮮感和獵奇感,更加快准狠地直擊用戶。從某種程度上,微短劇的體量又是適合這些元素的。

然而,在微短劇的監管更為嚴格,以及內容走向越發精品化之下,恐怖、驚悚題材的懸疑微短劇正在逐漸減少,或是退出了關鍵詞的標明,懸疑微短劇也向著同類型長劇的風格、題材和元素靠近。

微短劇相關政策

微短劇時長配合上優質的內容帶來的快准狠,從某種程度會滿足用戶在觀看懸疑劇時希望的快節奏、高密度,而「懸疑」又可能跟不同的類型、元素結合,志怪、愛情、喜劇、古裝、武俠等等,又能帶出更多可能性和暢想空間,帶給用戶新鮮感,滿足更多用戶。

即使近幾年短視頻平台紛紛開始嘗試推出「長」視頻,長視頻網站也在入短,進一步打通橫、豎屏模式,但從目前來看,長視頻網站的懸疑微短劇仍以單集10分左右的內容為主,兼或一些五分鐘或以下的更短內容,而短視頻平台則更多的是五分鐘及以下單集時長更短的內容。

這也就影響著兩種不同模式帶給觀眾的觀感。單集10分鐘左右的懸疑微短劇觀感更偏向於傳統長劇,故事、背景、支線更加豐富;而單集五分及以下的懸疑微短劇則更加的快准狠,相對沒那麼多背景交代,圍繞主角的戲份更加集中和突出。

比如,同樣是騰訊視頻上線的單集五分鐘左右的《瘋狂爺孫》,首集時長5分10秒,去掉片頭和片尾,正片也就三分鐘左右,而在這三分鐘內,兩周後、一個月後兩個時間轉場就交代了懸案的大致情況,在剩下的時間裡,通過旁白,一個退休、有點不那麼靠譜的警察形象被帶到觀眾面前,而鞏漢林所飾演的劉建湘則是其中當之無愧的核心人物。

《瘋狂爺孫》海報

而單集12分鐘左右的古裝懸疑探案劇《長生怪談簿》,則在首集9分左右的正片里加入了故事背景、男女主的出場、相遇,以及多位篇章故事中所涉及相關角色的出場,更相似於濃縮、快進版的長劇集。

相同地,不論時長差別,微短劇都在致力於推動速度和節奏的加快,以及高能劇情的高密度。

大芒短劇下一個工作室的負責人、製片人唐露在接受骨朵網絡影視的採訪時表示:「強情節、強反轉之外,長劇和短劇創作差別最大的地方在於呈現極致的人物關係。」

只是,不可忽視的是,當不少平台都紛紛喊出要打造精品短劇的目標後,微短劇的質量和內容也有了看得見的提升,尤其是在懸疑這一賽道上,五分鐘以下的微短劇也開始擁有如時長更長視頻相似的品質和觀感。

在「精品化」持續推進,「懸疑」的發揮和擴容,也就擁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更為迫切的「廠牌化」

無論是短視頻玩家們不斷加固的扶持計劃,還是「後來者」長視頻將更多微短劇垂直性劇場一一落地,精品化微短劇的爭奪戰愈演愈烈。

抖音推出「劇有引力計劃」,打造了Dou+、分帳、劇星三條賽道;快手則在2021年將「快手星芒計劃」升級為「快手星芒短劇」後,又在2022年宣布「快手星芒優秀人才扶持計劃」;騰訊視頻推出「十分劇場」,芒果TV推出「大芒短劇」,優騰芒都將「短劇」設置進了首頁頻道欄……

騰訊在線視頻平台運營部副總經理李啦解釋「十分劇場」時就表示:「騰訊視頻已儲備海量豐富的精品內容,規划進行全年分季式播出,通過喜劇季、國風季、互動季、懸疑季等為用戶提供精彩、多元、豐富的好內容。」

赫然在目的「懸疑」二字,無疑承載了平台方更多的期待。

但是,懸疑這個類型創作要最終成為精品系列,即便是放置於長視頻賽道,也是不易之事。

長視頻在混跡戰場十年之後,也才通過「迷霧劇場」將「懸疑」二字做出品質性劇場品牌,而被短視頻催熱的微短劇賽道則對於「懸疑」廠牌化的希望更為前置且迫切。

騰訊視頻短劇頻道下,將懸疑燒腦作為一個類型可供選擇;2022年大芒短劇發布「今夏片場」,並將其分為三個劇場,其中就包括「破迷」,而這樣的「劇場化」也直接反映在客戶端上劇場與對應類型微短劇的布局……

即便如此,平台方渴求只是開始,懸疑微短劇要實現徹底「精品化」,仍未完全落地。

就目前來說,市場上反饋最為熱烈的要屬武俠懸疑的《念念無明》,豆瓣近4萬多人打出6.9分的好成績,以及《不思異》系列曾在2019年拿下過兩部作品達到7.2分的成績,其餘的懸疑微短劇更多屬於平台站內熱度維持,未能在口碑和市場熱度方面,形成一致高度。

當然,一些成熟製作公司的加碼,正讓重類型創作的「懸疑」看到更多的品質曙光,例如自由酷鯨試水的新武俠懸疑微劇《錦衣迷蹤》,從觀眾反饋來看,其品質做到了標準的工業化水平,豆瓣也給出6.9分的好成績,但可惜的是,熱度方面略有欠缺。

也因此,一些長視頻平台的精品懸疑劇IP開發衍生微短劇系列,成為了懸疑微短劇獲取更多熱度助力的重要方式,《唐朝詭事錄》衍生短劇《大唐來的蘇無名》,則又將長短、衍生內容的想像又一次拓寬和落地。懸疑微短劇加速追求「迷霧劇場」化的另一個表現,就在於系列化、IP化也正在蔓延。

比如,上文提到的短劇廠牌不思異就一直在持續推出《不思異》系列,《不思異·謎人謎事》《不思異·異常物種》、三部《不思異·辭典》等作品都在近幾年上線;包含古裝、愛情、懸疑、奇幻元素的《玉姬書》和古裝、懸疑、愛情的《彩門令》則是為騰訊視頻、騰訊微視出品的「瓦舍三部曲」的其中兩部;此外,如奇幻、懸疑的《怪事屋》,輕懸疑情念「奇換」劇《女神酒店》等也都形成了季播形式……

極致甜寵、極致狗血的晉江網文性質內容仍舊在微短劇領域占有絕對位置,而平台方和創作者對於懸疑賽道的衝刺,則給微短劇精品化再上一層注入了更多燃劑。

在滿足垂類用戶的喜好,成為補足平台內容的一個力量之餘,懸疑微短劇仍然需要等待一部又一部能引起更大聲量、獲得更好口碑的作品,只有這樣,微短劇才能誕生真正擁有長期價值的「迷霧劇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133c62f24daa2014b8d616089b526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