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拍攝人像、靜物時,為了突出被拍攝主體,通常會使用大光圈鏡頭,獲取淺景深,將背景虛化。
圖片來自《索尼a7a7R微單數位相機實拍技法寶典》
對於我們經常使用的手機,如何拍出背景虛化的效果呢?
使用大光圈拍攝
很多手機拍照功能中有大光圈模式,我們可以在拍照介面中找到大光圈,將光圈設置為F4以上,靠近被拍攝物進行拍攝,拍攝時點一下被拍攝物進行對焦。
使用F1.2的光圈進行拍攝,後方的景物呈現虛化效果。
使用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是許多手機都具備的功能,是根據智能算法進行背景虛化,突出前景。我們拍攝靜物時也可以使用:
還是將焦點對準前方靜物,可以看到背景靜物呈現出虛化效果。
使用長焦進行背景虛化
如果手機的長焦可以光學變焦,那麼拍攝時可以離遠一些,用手機長焦進行拍攝,此時,被拍攝主體占整體畫面框幅越大,與背景相距越遠,虛化效果越明顯。
使用華為手機5倍光學變焦進行拍攝,對焦在前景上。
後期進行虛化
大部分手機修圖APP都有了虛化的功能。以Snapseed為例,我們將作品導入Snapseed中,在工具欄中選擇鏡頭模糊工具:
進入後,我們可以看到默認的一個環形框,這個環形框代表著以環形中心向四周放射虛化。
我們可以看到上圖是個同心圓,外側圓形以外是完全虛化的區域,內側圓形內是完全不虛化的區域,兩層圓形的中間是過渡區域。
下方菜單中,左側的是將虛化框形態的切換,可以切換為水平虛化和環形虛化。中間偏左的是對虛化程度進行調節,其中模糊強度代表著虛化的程度,強度越高,虛化效果越明顯;過渡是調節最外層框線和最內側框線的距離大小,過渡值越大,這個距離就越大,模糊效果過渡越自然,反之越生硬;暈影強度是四周的暗角程度,暈影強度越大,四周暗角越明顯。
除此之外,想要獲得最佳的虛化效果,儘量靠近被拍攝物拍攝。攝像頭離被拍攝物越近,被拍攝物越清晰,背景虛化效果越明顯。如果被拍攝物體較小,儘量使用微距拍攝模式,可以獲得明顯的背景虛化效果。
進行背景虛化的目的是為了突出照片主題,減少雜亂景物的干擾。不能過度虛化導致畫面生硬失真,也不能任何場景下都使用虛化功能,比如我們拍攝風光紀念照時,如果手機拍照自動切換為人像模式,將背景中美麗的風光虛化掉,就會失去了紀念照的意義,此時我們應切換為正常的拍照模式,獲取較大景深,使背景中的風光更加清晰,才能使照片有紀念意義。
合理用好背景虛化,讓照片更加自然。
以上部分圖片摘自人民郵電出版社——《索尼a7a7R微單數位相機實拍技法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