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找到目標,父母學會保護孩子的理想,才能更容易實現

2019-11-24   教育思呈說a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成年人的世界如果談到理想,很多人覺得非常浮誇,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奮鬥目標,也許只有在上學的時候作文中最常見人生的大方向和崇高的人生理想。這階段能夠看到人生自己想要擁有的一切,想要的目標也能夠激勵自己不斷的向前,而對於成年人來說,理想仿佛變成了空談,變成了腳踏實地的工作,變成了盲目的追求。但如果讓你回想起來,小時候你的人生理想是什麼?很多人也許已經忘記了。也有很多人說小時候我想做科學家,想做醫生,想做警察。小的時候有好多理想,但這些理想為什麼都沒有實現呢?最主要的是沒有人去保護你的理想,你也沒有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所以,自己的理想變成了空談。如今為人父母以後,一定要學會保護孩子的夢想,而且要幫助孩子樹立他的理想,這才能夠讓孩子朝著目標不斷的努力前進,即使有一天沒有完成,孩子也知道自己盡力了,不會後悔。

也許很多父母對於這個話題並不陌生,自己的孩子有好多夢想,一會要當歌唱家,一會又要學跳舞,一會又要去當警察,孩子一天換一個理想,可是什麼仿佛都長久不了。爸爸媽媽會覺得這些毫無目的可學習,而且找不到孩子所要學習的方向。

大文豪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正確的生活。

理想是一個人前進的燈塔,是人生的航標,是奮鬥的動力。有了理想,人就會終究保持奮鬥的激情,就會不斷激發自己的最大潛能。所以,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個奮鬥目標,一旦確立了目標,人生的方向才會變得清晰起來。

孩子要如何去選擇自己的夢想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呢?

在幫助孩子設立目標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興趣特長來慎重選擇,一旦樹立最好不要輕易改變孩子,越早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就可能越早收穫成功。家長一旦發現了孩子的興趣,就要加強投入,力爭把興趣發展為特長,把特長發展為理想,能夠把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當做人生理想,肯定會獲得非常大的動力,收穫更多的快樂。

孩子為什麼會經常換理想?

第一,外在的直觀形象影響了孩子的理想。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正面積極的,所以,會把一些英雄人物,模範人物,楷模這些外在的塑造形象和孩子去講,孩子會深受這些影響,所以,把這些塑造的人物作為自己的理想目標,在職業上小孩子更願意選擇科學家,工程師,醫生等作為理想。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孩子才會有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第二,孩子的夢想常常和生活有關聯。

很多時候孩子不能夠分清現實與幻想,但也有很多孩子會把自己的生活想像的非常美好,比如一個孩子想要做清潔工,在很多父母的眼中,這是一個低級的工作,但在孩子的世界中這與生活息息相關,與生活相關的事情和自己就有關,所以,孩子把這個當成自己非常大的理想。

第三,孩子的思想多變,受環境影響比較大。

相對來說孩子的理想容易變化,因為理想與現實是容易產生脫節的,這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可在孩子的世界中就會覺得是很大的困擾。遇到困難的時候容易灰心喪氣,半途而廢。而在實現自己理想的過程當中,又會發現與現實不符。這些都會阻礙孩子去樹立自己目標。

父母應該如何做來保護孩子的理想?

第一,把孩子的興趣轉化為理想。

一個沒有興趣的人將會失去很大樂趣,而沒有為自己興趣而努力的人又會缺少很多色彩。所以,建立在興趣之上的理想才顯得更加穩固,這樣孩子也願意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所以,家長在幫助孩子樹立自己人生理想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和孩子進行溝通,提出孩子感興趣的一些事情,讓孩子從中做出選擇,孩子的人生目標一定要負責符合孩子的願望,而不是家長強加給孩子的一些意願,孩子能夠在自己做感興趣的領域中選擇,並且在這個領域當中去選擇自己的目標,這才能讓孩子收穫更多的快樂和成就感。興趣的選擇當中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尊重孩子意見,強加給孩子的理想往往是無法實現的。

第二,父母要保護好孩子對理想的熱情。

相信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理想一天一變,所以,想讓孩子保持一定的熱情是非常難的,而興趣能夠讓孩子把理想變得更加穩固。能夠讓孩子保持對實現人生理想的熱情。父母要學會不斷地鼓勵孩子,讓孩子能夠在自己的興趣範圍內追尋更多的熱情,找到更多的方法以及手段,讓孩子能夠不斷增進對興趣的可利用性,這才能夠把現實變為理想,也能夠有更加可操作性和可實踐性。

第三,學會幫孩子把目標階段化細分化。

人生的理想很遠很長很大,但如果要實現要通過階段性的短期目標,終極目標來慢慢形成,家長不妨幫助孩子把目標階段化。使整個人生的目標更具有操作性。更具有細節性,這才能讓孩子在實現的過程中有可操作性。而這樣的目標也能夠讓孩子越來越詳細,更知道如何去努力,朝著哪一個方向實現的機率也就會越來越高了。

第四,監督孩子去完成目標。

在小孩子的世界中,往往自我管控能力比較差,而且約束能力比較差,即使是成年人也有做事情半途而廢想要放棄的時候。孩子在追逐自己人生目標的時候,離不開父母的督促與幫助,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的目標情況,督促孩子每一個短期的目標完成,這才能夠縮小與長期目標的之間的距離。只有父母不斷的鼓勵和幫助,才能讓孩子最終實現自己遠大的目標。

第五,家長學會給孩子關注與獎勵。

追逐成功的過程當中缺少的是別人的認同,所以,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往往變成了孩子努力的動力,這也是對孩子變相的激勵,孩子可以從父母的鼓勵當中不斷的前進。而父母也要學會對孩子追求理想,給予支持和關注,在努力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難要學會幫助孩子排解,在享受最後喜悅的時候,要能夠給孩子精神上的支柱。

有目標的人才能夠更加清晰,有理想的人內心才會更加豐滿,所以,父母一定要提早幫孩子找到人生方向,樹立正確的目標,這才能讓孩子在今後不斷的努力當中越來越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兒童教育,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到大家。有相關育兒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將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