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麻木容易發作原因有哪些?緩解措施是什麼?

2020-07-25     民福康養生堂

原標題:手腳麻木容易發作原因有哪些?緩解措施是什麼?

感覺手 腳麻木,是很多人有過的體會。手腳麻木時,會伴隨不同程度的僵硬,不能做細緻的工作。嚴重時,會有刺痛感,或皮膚有 蟻行感,非常難受。生理性的手腳麻木,一般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通過活動手腳,能自行改善,也不容易復發。

疾病導致手腳麻木,則會有很多伴隨症狀,持續時間長,疼痛感強,肢體的運動能力,會明顯降低,應該接受治療。很多原因能導致手腳麻木,可以採取一些措施,能減輕麻木感。

手腳麻木的原因有很多,生理性的手腳麻木,基本是姿勢不當,肢體被壓迫的時間太久,才引起這個問題。睡姿不當的人,最容易手腳麻木,像是趴著睡,雙手容易被壓在身體或頭部下面,雙腳則會和床相抵,受重力影響,會出現麻木的表現,是缺血引起的。還有睡覺一整晚不動的人,容易出現單側手腳麻木的情況。

疾病引起 手腳發麻,類型會很多。糖尿病,是人們熟悉的,能讓人手腳麻木的疾病。症狀常會在病情加重時出現,提示發生神經病變或損傷。血液中的糖類過多,容易讓神經變性,不止是肢端神經,還有頭部神經,損害非常大。

血壓太高,也會導致手腳麻木。由於血管壁受到的壓力很大,血管壁容易受損,或發生血管痙攣,影響了血液的流動,導致血液不能正常回流,肢端供血不足,才會手腳麻木。

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常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跟動脈硬化有很大關係。動脈硬化時,血液循環的效率降低,容易出現供血不足的問題。動脈的通道會很狹窄,血液通過的速度很慢,而且血液粘稠度高,氧氣含量會相對變少,也容易缺氧,導致手腳發麻。

手腳麻木,也可能是頸椎病導致。 頸椎變形,會壓迫頸部動脈,影響供血,不但會手腳麻木,還會有頭暈的表現。患者可以起身活動一下頸部,也可以按摩和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壓迫,症狀會減弱很多。

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嚴重疾病,有手腳麻木的表現,像是 格林巴利綜合徵,腦中風,以及脊髓炎,這些疾病的影響,遠不止手腳麻木,身體癱瘓的風險是很高的,應該儘早就診,接受治療,否則後果比較嚴重。

緩解手腳麻木,措施有多種,適量活動身體,是緩解手腳麻木的主要措施。不管手腳麻木的直接原因是什麼,都跟血管被壓迫,或是血液流動不暢有關。活動身體,能促進全身血液快速流動,增加手腳的供血,減輕麻木感,還能提高手腳的靈活性。

加強營養,保護血管,能降低手腳麻木發作的頻率。加強營養,不是讓人暴飲暴食,而是重視維生素的補充。維生素對修復血管損傷,增強代謝,降低血液黏稠度,有積極作用。

緩解手腳麻木,也要重視保暖。手腳的溫度太低,會加重血液流動不暢的問題,引起手腳麻木,尤其是冬天,不要裸露手腳。除了保暖,泡腳對改善手腳麻木,也有作用,能直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降低疾病對神經的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GSiHMBfGB4SiUwfb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