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軍接收裝甲車輛,兩款"大八輪"配合使用,戰力提升一倍

2020-01-06     小康視野

據泰媒報道,春武里府梭桃邑海軍基地接收了首批VN-1輪式步兵戰車與VS-27裝甲搶救車,這是繼去年8月份泰國進口VT-4坦克後,又一款出口到泰國的裝甲車輛,據悉VN-1步兵戰車與VT-4坦克配合使用,能發揮出1+1大於2的戰力。自二戰後泰國便一直使用美製武器,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後,受到美國武器制裁的泰國改為大量採購我國武器,尤其在VN-1系列外貿裝備上,已經成為我國的三大海外用戶之一。當然,泰國基於泰美軍事合作關係並未完全放棄美製武器,今年5月份泰美兩國達成了購買39輛二手史崔克裝甲車的協議,總價值為9400萬美元。這樣一來,泰國陸軍便同時擁有了中美兩國的"大八輪"。

特朗普上台後,即使制裁令已取消,泰國卻未重新回到初始狀態,反而加大了中式與俄制武器的訂單,這與美製武器售價昂貴,以及附加了太多政治要求有極大的關係。不過,美國以防泄密為由也只願提供二手裝備給泰國,例如這批史崔克裝甲車只是最基本的裝甲運兵車型,上面只裝了1挺12.7毫米機槍,而美軍常用的裝配有105毫米突擊炮的其它裝甲戰車是絕對不賣的。不過,為了安撫泰國受傷的心,泰國只需買單39輛,23輛是另外送的,這樣泰國陸軍總共拿到手是62輛,相當於每輛售價150萬美元,比全新VN-1的售價170萬美元稍為便宜些。

這批史崔克裝甲車的型號是M1126,在機動能力、防護能力方面與中式VN-1相比是半斤八兩,但在火力上差距就明顯大大不如了。首先,美製M1126隻是裝甲運兵車,因此標配武器是12.7毫米M2機槍,即使其宣稱配套的觀瞄設備先進,但與中式VN-1的30毫米機炮一比就註定被"秒"的命運,況且還有紅箭-73C/D反坦克飛彈作壓軸,當然美製M1126也可以裝標槍飛彈,但這要泰國另外再掏錢了。泰國進口的這批VN-1堪稱為外貿版的豪華型,從圖片上看原有經濟型上的炮塔已經改造為頂置式遙控武器站,除了機炮、紅箭飛彈,還裝備有7.62毫米機槍與40毫米榴彈發射器。

目前泰國陸軍除了裝備有中美兩國的裝甲車輛,還有一款就是烏克蘭的BTR-3E裝甲車,東南亞國家軍隊中出現裝甲戰車制式多、型號雜亂,且多數為輪式裝甲車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國際軍火市場上主流的履帶式裝甲戰車太貴了,這對於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來說是很難大批量採購的,在採購武器時橫向對比下,有同等火力配置的裝備,無疑是中俄兩國的武器會更加划算了。另外,東南亞熱帶地區濕熱的氣候非常不利於現代化履帶式裝甲車輛的保養,日常使用、維護的經濟成本實在太高了,最重要的是對於這些國家來說輪式裝甲車足以應付當地的軍事需要。

使用廉價的輪式裝甲車輛配合坦克運兵作戰,在東南亞國家這些小規模、低烈度的作戰環境的確是符合實際需求的,一方面節省下來的軍費可以採購戰力更加強大的坦克,另一方所謂多種裝甲車輛配合作戰的戰術,對於這些小國來說既不現實也確實沒這需求。在東南亞各國還能看到一個共通的現象,那就是美製武器大行其道,尤其能看到還有很多冷戰時期的美製裝甲裝備在各國軍隊中承擔著主力的角色,如果以其實際性能來衡量,其實已經難以承擔起維護國防安全的重擔,只是因為這些二手裝備產量大,零配件獲取容易,兼且美國供應商願意為其提供各種現代化的升級方案,於是各國也樂意繼續使用這些破而不爛的裝備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f7e28BMH2_cNUgya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