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孩子英語啟蒙效果差?那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

2019-11-05     巴布閱讀館

很多媽媽都發愁孩子的英語啟蒙,其實英文啟蒙一點也不難哦——充分利用孩子的耳朵,做到"聽力先行",效果就出來了!

所以,從孩子一出生,媽媽就可以給孩子播放各種兒歌磨耳朵了,因為用兒歌來學英語,既學習了口語,又培養了樂感,一舉兩得有木有~

不過很多媽媽在嘗試初期,總是會有一些疑問,下面我們就用Q&A的方式,來為大家說一說兒歌啟蒙需要注意的那些事。

1

Q:英文兒歌磨耳朵,應該從幾歲開始?

A:最適合開始英文啟蒙的年齡是一出生,其次就是2-3歲。

幼兒具有自然賦予的語言學習能力。美國華盛頓大學的Patricia Kuhl教授研究指出,每個嬰兒剛出生都可以分辨世界上所有語言的發音,同時,他們還能對不同發音方式進行最大限度的模仿,但這種能力在6-12個月的時候急劇下降。

世界英文啟蒙聖經《朗讀手冊》也建議父母,從一出生開始就給孩子進行語言啟蒙,給孩子念故事書,或聽音頻,進行大量的語言音節輸入。太多三五歲才接觸英文的孩子,由於中文植入太深,非常牴觸英文,扭轉這種局面要花的力氣是之前的十倍不止。

而英文啟蒙的第一步,正確的打開方式就是兒歌。

不管是牙牙學語的小北鼻,還是五六七八歲、啟蒙晚了的孩子,都可以從兒歌里,感受語音語調,掌握韻律和語感,"潤物細無聲"地進行有效輸入。所以,儘早開始吧!

2

Q:媽媽哼唱、音頻頻資料哪個更好?

A:媽媽的聲音,對孩子而言是最美妙的。所以,如果媽媽們有不錯的口語基礎,可以一邊給孩子播放專業音頻資料,一邊在平時生活里多多和孩子輕聲哼唱英文兒歌,一起手舞足蹈,嗨起來!學英文,本來就是件開心的事兒。

當然,對於發音一般的媽媽來說,直接讓孩子收聽發音純正的音頻材料(兒歌、動畫片、繪本音頻等)對培養孩子的發音習慣、建立英語語感更有效。

3

Q: 播放兒歌的時間和頻次有什麼講究?

A:播放兒歌不同於做親子閱讀,不必要固定時間。有時候,越是在孩子自然、放鬆的狀態下播放,越能引起意想不到的效果。

媽媽不妨嘗試每天都見縫插針地播放一些英文兒歌。

早上起床後,換衣、洗漱時,用1-2首兒歌循環,叫醒耳朵;

吃午飯時,隨機播放一首曲子,根據播放的次數,約定吃飯需花費的時間;白天出門在車上,播兩首旋律輕快的兒歌童謠,孩子還能跟著輕聲哼唱;晚上洗澡時,邊聽兒歌邊洗澡也是非常難得的親子時光。

總而言之,播放兒歌不建議固定時間一本正經、正襟危坐,而是不經意間作為孩子生活中的背景音樂播出,潛移默化的,孩子反而深受影響。

4

Q:歌曲循環播放,還是不同兒歌隨機播放?

A:有研究表明,相同的聲音播放7次及以上才能被記憶。所以,不論是針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而言,在他們不反感的前提下,多多重複播出更便於消化和吸收。

0-3歲的寶寶,時間最充裕,小寶寶躺在搖籃里可以大量聽,可以每天大量循環5首左右的經典兒歌,五首循環播放。持續一周以後再調整歌單。

3-6歲的孩子,建議一天播放3、4次,幾首曲子循環播放,每天總時間儘量在1小時以上,持續一周以後再調整歌單。

6-12歲的孩子,時間就比較緊了,不少孩子已經有自己的影音播放設備了(手機、ipad),那就幫孩子把音頻文件給他們準備好,可以利用吃早餐、上下學路上、晚飯後、洗完澡之類的碎片時間聽,隨時隨地讓孩子聽起來吧!

此外,上幼兒園、上小學後的孩子,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更強了,不僅僅是聽兒歌,要加入大量的動畫片、經典繪本、分級閱讀了。一兩套書,遠遠支撐不起孩子的英文能力。

5

Q:聽完兒歌,孩子不記得英文怎麼辦?

A:磨耳朵的關鍵不在於聽懂每一個單詞,而在於熟悉英語的韻律和節奏,

培養語感。不論是哪個國家和民族,都是依靠兒歌童謠開始訓練語感。

如何知道孩子是否內化了呢?只要能哼唱出旋律,就是內化啦!如果還沒說英文,就是輸入還不夠。

只要孩子大腦中儲存足夠,他們一定會在某一天脫口而出。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千萬不要動不動就"考試"、"測驗"之類的,那樣會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哦!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英語分級閱讀品牌——巴布閱讀!

巴布閱讀,英文分級閱讀領導品牌,致力於用閱讀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英文綜合運用能力!

巴布閱讀,由A-Z國際分級閱讀標準創始人Irene Fountas研發,美國霍頓米夫林·哈考特集團(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Group )出版,英浦教育科技集團提供落地服務與支持,共同打造的適合中國兒童的英文分級閱讀成長計劃。

巴布閱讀課程分為10個級別,幫助3-12歲孩子科學系統學習和掌握19大閱讀體裁、15大閱讀技能和6大閱讀策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6HPm4BMH2_cNUg0ij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