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2歲的張叔,糖尿病史20餘年。
2009年,一次單位體檢時查出血糖高達15.7mmol/L,隨後到某三甲醫院明確診斷為糖尿病。此後幾年,張叔輾轉多家三甲醫院進行診療,但血糖始終控制不佳。他說:「大醫院病人實在太多,每次都是開完藥就走,幾乎沒辦法和醫生面對面溝通病情以及學習如何控制血糖。住院時血糖控制得很好,一回到家,血糖就如同過山車一樣波動起伏。」
就這樣,輾轉多次多家醫院就診的經歷不僅沒有讓張叔叔控制好病情,反而短短几年就出現了輕微的併發症。
2017年夏季,張叔因血糖過高而多打了胰島素,導致昏迷被家屬送進了我院,即測血糖2.7mmol/L,立即收治入院。
住院期間,我們將他納入共照系統,進行了系統的衛教評估,發現張叔由於腿腳不便很少運動,對高血糖與低血糖的處理也不是很清楚等諸多問題。
針對他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衛教,如告訴他可在床上進行蹬腿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降低併發症的發生;同時給他講解低血糖的預防及處理方法,讓他掌握加餐和雙15法則等技巧。
出院後,張叔更換了新的血糖儀,不會使用,又不便來醫院,護士便上門指導他監測血糖,並查看胰島素注射部位,指導他正確注射胰島素及注射部位輪換。
隨著我們共同照護系統的跟蹤隨訪,張叔開始規律監測血糖、定時定量服藥,每當遇到病情方面的問題時,張叔就會主動打電話向醫生、衛教師諮詢,還將共同照護團隊教給他的知識運用在了生活中,血糖記錄本上密密麻麻記載了他的日常飲食以及血糖情況。張叔說:「這都是共同照護團隊傳授給我的健康技能,我要努力嚴格執行,爭取將病情控制得更好。
現在的張叔病情控制良好,併發症也沒有進一步的發展,主管醫生也為他不斷優化治療方案,從最初的胰島素治療變為米格列醇口服藥治療,讓他免於胰島素注射的痛苦,也大大減少了醫藥費用。張叔笑著說:「我以為自己這後半輩子只能與胰島素為伴了,沒想到糖尿病醫院讓我擺脫了胰島素,僅靠藥物便能將血糖平穩。」
去年年底,張叔叔需按時複查,但兒女因工作忙不在身邊,無法來院。衛教師回訪得知後,立即安排醫護人員上門將張叔叔接到醫院,複查後又安排醫護人員將他送回家。這些舉動深深打動了他及其家屬的心,他寫下了一封感謝信,送來了一面錦旗......
我們不僅要解決患者身上的痛苦,還要給他們愛的力量,生活的力量,給予他們健康與幸福。」這便是共同照護的魅力。正是有了共同照護團隊的這份專注、這份責任、這份愛心,讓無數糖友獲得相對健康的生活的同時,也得到了無數的讚譽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