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許多核酸檢測採集點,
活躍著由黨員幹部、志願者等
組成的服務保障隊伍,
他們用真誠奉獻、不辭辛勞,
保證了檢測工作有序進行。
記者 馬宏偉:
在位於二七廣場的嘉匯中學核酸檢測點,可以看到操場上按照安全距離,已經擺放了300個小凳子。工作人員正在引導居民有序就坐,然後身份信息採集,最後進行核酸檢測。
嘉匯中學核酸檢測點
中山區望海小學體育教師
欒曉黎,在現場擔當引導員。
作為志願者,
他已經在這裡連續工作5天了,
平均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
中山區望海小學教師 欒曉黎:
有一些大爺大媽歲數比較大了,這時候我們更需要耐心,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有奉獻精神,一定要衝到最前線。
在這個採集點,像欒曉黎一樣的服務保障人員共有60多人,分別來自中山區黨政機關、中小學校等。現在,中山區教育局下屬18個學校的操場全都成為採集點,1500多名教師在現場服務保障。
大連嘉匯中學校長 張慶權:
我們把操場劃分為第一等候區,也就是信息登記區,這邊是第二等候區,是信息核實區,最後進入到檢測區,這樣就充分利用了我們操場現有條件,讓我們的檢測效率達到最高。
社區居民 張寒月:
特別有秩序,也特別放心,我們對這些小凳子印象特別深刻,一個是有安全距離,二是我們還可以休息。
社區居民 秦美建:
志願者他們也挺辛苦的,真挺感謝他們的!
50歲的遲軍是原中山區青泥窪橋街道湖畔社區的黨總支書記,23號剛辦完退休手續,就報名參加核酸檢測服務保障,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一干就是半天。
原中山區青泥窪橋街道湖畔社區的黨總支書記 遲軍:
疫情就是命令,可能是因為剛退休,好像還在社區工作者角色里沒走出來。不管是社區工作者也好,還是志願者也好,只要能為居民做好服務,我們就感覺非常快樂。
目前,市內四區有上萬名服務保障人員
堅守在核酸檢測一線。
來源:本台《大連新聞》
編輯:郭洋 校對:徐健 編審: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