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往事:建國初期石門市的煙館、白面兒館是如何被取締的

2020-03-28     聲宏紫閣

日寇侵華期間,石門市(今石家莊市)的煙館、白面兒館受到日偽政府扶植。煙館由地方警察署批准,發給執照合法經營。白面兒館由日本駐石領事館批准,經營者為朝鮮人。當時,大煙館有五六戶,設在現在的中山路路南大眾劇場兩側,煙民在煙館吸或買煙回家吸均可。售白面兒之地不掛招牌,多在小街小巷。在館內吸毒合法,受保護,中國警察無權進屋搜查,出了料子館後警察才能搜身,攜帶毒品被搜出後,可抓捕處理。但朝鮮人身帶毒品給買主送去,警察無權搜身,他們受日本領事館保護。



平振山公開身份是復興路(今新華路)中藥房經理,實際是專營「白面」的毒販。此人有硬後台,以賣毒品稱霸石門市,有頭有臉的人凡是逢年過節前往拜訪平振山都能得到一份酬金。石家莊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採取措施,明令禁止吸毒、販毒。


1949年6月,石家莊市公安局將過去有過販毒、吸毒行為的人,列入社會性特種戶口進行管理。同年7月28日市政府發出布告,歷行禁煙。公安機關一面明令取締,一面廣泛發動群眾。1951年後仍有活動的大小毒犯162人,其中較大的毒犯計18人。據不完全統計,僅此18個毒品犯共販料面兒2458兩、大煙439兩、白洋8860塊、黃金7兩。販毒方式大都雇用婦女兒童代運,並勾結鐵路乘務員及郵電職工作掩護。



1952年8月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發布「立即開展禁毒運動」的密令。對於毒犯的處理,採取嚴加懲辦與改造教育相結合的方針,實行打擊懲辦少數,教育改造多數的政策,打擊的重點是制販、運毒團伙的主犯、慣犯和現行犯。



石家莊市成立了禁毒委員會,統一行動逮捕販毒分子。各區於捕後次日召開群眾大會,宣布政策,限期登記,登記辦法手續由市公安局統一擬制表格。登記地點:一二三四區各公安分局,管制批准權限歸市禁毒委員會。為簡化手續迅速處理起見,法院與公安局合署辦公,共同抽調幹部審判和執行。



1952年9月14日,石家莊市各界人民處理毒犯的群眾大會召開,參加人數達6萬餘人。會後將毒犯遊行示眾。這次肅毒運動從準備到結束,歷時5個多月時間,先後逮捕毒犯分子68人,占毒犯總數的27%。對罪大惡極的平振嶺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對馬肇基、周長太判處死刑緩期執行;同時判處無期徒刑3名、有期徒刑30名,緩刑5名,判處管制的42名、寬大釋放3名。至此,石家莊根絕煙毒取得了徹底勝利。



我國在歷史上是深受煙毒危害的國家。毒品的泛濫是我國長期陷於貧窮落後的原因之一。新中國成立後,僅僅用了3年左右的時間,就取締了綿延百餘年的種植、販運、吸食毒品的活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蹟。想了解新中國禁毒的更多資訊,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建國初期禁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W1JI3EBrZ4kL1Vizd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