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政府欠帳不還,企業來回奔波上百趟
「住建局長期拖欠工程款,致使我公司損失慘重,瀕臨倒閉……」
2012年起,寧夏奇文安全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文公司)陸續承建了一批銀川市住建局發包的工程。大部分項目按時完工,千萬工程款被銀川市住建局以各種理由拖欠,令奇文公司經營困難,瀕臨倒閉。
追討工程款7年無果,往住建局跑了過百趟的奇文公司負責人彭偉求助網絡,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希望能得到政府答覆並真正拿回自己應得的錢。
千萬工程款、百萬保證金多年討不回,咋辦?
奇文公司日常主要靠兄妹仨維持運營。 吳隆重 攝
在奇文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內,記者見到了彭偉。辦公室里,一棵光禿禿的發財樹十分扎眼;辦公室外,彭偉的弟弟妹妹正在業務區整理內務。彭偉感慨道,「之前公司有28名正式員工,開起業務會議來熱熱鬧鬧。現在所有日常事務就主要靠我們兄妹三人維持了。」
2012年起,奇文公司陸續承建了銀川市住建局發包的上前城、高橋、平伏橋、友愛保障房及老舊小區改造的弱電安裝工程。7年間,除友愛家園項目外,其他項目陸續完工。
奇文公司被欠款的部分中標項目。 吳隆重 攝
「前年我們接了個安居工程,住建局為了趕進度,說讓我們先墊資幹完,年底再給錢。我們信以為真,高息借款購買材料設備,和供貨商商量好延期支付貨款。最後我們按時交工,本該到手的工程款卻沒了下落。」7年間,諸如此類的拖延行為不斷發生。一開始,奇文公司還能承受,久了連公司運營都難以為繼。
「我們當初怎麼也沒想到,住建局會拖這麼久。」彭偉說,他每次去銀川市住建局催款,相關負責人都以「沒錢」為由搪塞過去。2019年,曾有住建局工作人員向彭偉保證,已將奇文公司被拖欠的款項列入今年6月的政府清欠任務中。截至記者發稿前,欠款仍未見蹤影。
彭偉翻著相關帳目說,除了工程款外,說好要退還的企業保證金也被銀川市住建局「扣」下了。
銀川市住建局收取的工程保證金收據。 奇文公司供圖
在這3張蓋著「銀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章的收據上,收款名目分別為平伏橋、高橋、友愛保障房工程保證金,時間分別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總額為115萬元。
彭偉告訴記者,銀川市住建局曾承諾過,工程結算時就退還保證金。如今,三個項目已完工數年,工程款仍一分未見。
承認欠款事實,住建局談及還款立刻「失聲」
工程款要不來,保證金退不回,奇文公司資金出現缺口,自2017年起接連被多家供貨商、借款方起訴。身背訴訟,讓奇文公司申請銀行貸款被拒,為了生存只能把目光投向民間高利貸,債務越滾越大,公司瀕臨破產。
圖為今年年初,奇文公司在《領導留言板》上的留言及銀川市住建局的回覆。 網絡截屏
2019年1月,彭偉到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求助。一個月後,銀川市住建局在回覆中承認了拖欠工程款的事實:奇文公司承建的該局項目合同總價款為2670.13萬元,初步核定整體完成產值約為2300萬元,累計支付工程款為1601.36萬元,支付比例約為70%。此外,已開票財務掛帳的應付款項為189.3萬元。銀川市住建局表示,正在積極督促項目總包單位儘快完成工程驗收及備案手續辦理,積極進行項目結算工作,也將積極協調款項撥付工作。對於那3張收據中的百萬保證金,住建局隻字未提。
此後的8個多月,欠款問題依然沒能解決。9月,彭偉再次留言。截至記者發稿前,新留言暫未得到回覆。
記者就此問題聯繫了銀川市住建局,該局副局長閆軍說,「我們重視網民留言的辦理,至於具體問題,由相關科室答覆。」隨後,記者又致電銀川市住建局建設辦負責人高建峰,他在說完「這件事由局辦公室統一回復」後,掛斷了電話。此後,該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工程保證金問題進行了回應,稱住建局已全面取消涉企收費多年,包括工程保證金在內。這幾筆費用是怎麼收的,他並不清楚。
「其實,我情況還不算最差的。」彭偉說,與他做同樣業務的大學同學,也遭遇了類似情況。不幸的是,同學因被多個項目欠款拖累,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彭偉擔心,下一個「失信被執行人」可能會是他。
這名當地曾經的「大學生創業佼佼者」說,企業被拖欠工程款正成為銀川近年來營商環境中的新問題。相比近年來出台的「提升辦事效率」「減稅降費」等措施,工程款更直接關係企業的生死存亡,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正視,解決企業被欠款的問題。
律師建言:「誠信建設」應放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首位
「建設法治政府,本來是個老課題,但是在一些地方卻出現了新問題。現在各地都在出台社會誠信條例,針對政府誠信問題的比較少。」談及奇文公司的案例,福建南方科技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朝宗表示,在全國各地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個別地方也出現了損害群眾利益和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等新問題。「目前,廣東、安徽、福建等地已開展制定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工作。相信相關法律法規的出台,能夠進一步規範行政權力運行,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和民營企業的合法財產權益。」
寧夏德聲律師事務所主任李佳認為「工程保證金」屬於銀川市住建局違規收取的款項。李佳說,很多人會將巧立名目的涉企收費項目與依法依規設立的保證金相混淆,從而遭受財產損失。「比如這裡提到的『工程保證金』,它與『工程質量保證金』完全是兩碼事,前者是有關單位私自設立,後者是合法的。」
實際上,國務院辦公廳早在2016年6月就發布了《關於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部署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工作。《通知》明確提出,對建築業企業在工程建設中需繳納的保證金,除依法依規設立的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外,其他保證金一律取消。
李佳建議,如遇到有關部門涉嫌違規收取保證金的情況,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投訴或者提起民事訴訟。「就這個案例來看,企業一旦提起民事訴訟,勝訴是沒問題。」
讓企業拿起法律武器去對準這些有關部門,用訴訟討要欠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彭偉說,「訴訟標的金額高,按照比例,訴訟費用也高,我還擔心耗時長,一直沒能提起訴訟。」 如彭偉一樣,不少企業負責人都感到進退失據,既擔心訴訟贏不了,又擔心勝訴了難以執行。
「企業與有關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出現糾紛,建議還是以協商為主。協商不成,也要勇敢地用法律保護自己。」李佳說,政府應重視自身誠信建設,不能失去公信力。
河南漯河:項目「一女二嫁」,企業千萬資金打水漂
初冬時節,萬木蕭條。
河南漯河,源匯區毛寨村,程偉峰等在村口,頭髮白了一半,46歲。他指著村裡新建起來的十棟房子,「這就是當年源匯區政府規劃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所在地。」
程偉峰,漯河中凱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凱置業」)曾經的負責人。10年前,經當時負責招商引資的源匯區干河陳鄉黨委副書記兼毛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王紅兵牽線搭橋,中凱置業與毛寨村達成城中村改造項目合作意向。
由此,中凱置業進入同當地長達7年的經濟糾紛。
一女二嫁 各級政府批准的項目突然易主
「這個項目本來是交由我們負責的,馬上就要開工了,區政府在未告知我們的情況下,將這個項目又給了開源集團。」程偉峰一邊在包里翻找當年的文件,一邊跟記者說。已過數載,程偉峰仍然難掩激動。
中凱置業與毛寨村村委會簽署的協議。(採訪對象提供)
2011年6月底,該項目獲得了漯河市城改辦批覆。同時,源匯區發改委下發了同意建設的文件。一切都在有序向前推進。
2011年8月的一天,程偉峰接到王紅兵通知,「根據鄉領導指示,項目要暫緩實施」。程偉峰表示,通知很突然。
「簡直是晴天霹靂,接到通知後,我們跑了好幾趟鄉政府,也見了鄉黨委書記,但領導光說暫緩暫緩,也沒給個理由。」
「暫緩」了一年多,2012年底,程偉峰聽到新消息:項目批給了另一家企業——開源集團。
各執一詞 項目被「擱淺」到底誰之責?
同一個項目,為啥在已經獲得層層批覆核准的情況下又另許他人?
2017年7月,四處求助無門的程偉峰找到媒體求助。人民網記者向源匯區人民政府區長王凱傑求證,王凱傑給出的解釋是,由於中凱置業違約在先,沒有在有效期內動工,所以才讓開源集團介入該項目。
源匯區發改委文件《關於核准干河陳鄉毛寨村城中村改造建設項目的通知》。(採訪對象提供)
記者翻看了當年區發改委所發《關於核准干河陳鄉毛寨村城中村改造建設項目的通知》,如王凱傑所說,通知中寫明:「自發布之日(2011年6月30日)起計算,在有效期兩年內,如果企業沒有開工建設項目的,應在有效期屆滿30日前申請延期。在有效期內未申請延期也沒有開工的,或者提出申請未獲批的,本文件自動失效。」
對於區政府將自己界定為「過錯方」的說法,程偉峰不認同。「明明是政府說項目緩一緩,怎麼就變成我們不開工違約了?」
2017年8月28日,記者又找到了最初項目的「紅娘」、已調任漯河市西城區陰陽趙鎮黨委書記的王紅兵。在他的口中,整個項目之所以暫停,是因為時任鄉黨委書記、已調任漯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的李明欣的一句話。
為了求證這一說法,記者次日聯繫到李明欣。聽了王紅兵的「證詞」,李明欣有些哭笑不得:「我哪有這權力,是區城中村改造指揮部領導讓停的。我也多次反映過中凱置業的事,不過上級領導也沒給我啥答覆,後來我也調走了。」
復盤城中村項目「一女二嫁」的經歷後,記者發現,在各方口中,項目暫緩這件事都僅採用了口頭通知的形式,政府全程沒有出示官方文件。對此,記者諮詢了相關律師,律師表示,政府這種口頭通知的做法並不合法合規。
7年討不來的補償款,卡在哪了?
「我們前前後後投入的各項資金加起來有1000多萬元。」談到巨額經濟損失,程偉峰流下眼淚,「政府根本不搭理我們。」
賠了夫人又折兵。自那以後,程偉峰常年奔波在維權之路上。「7年了,這來回的車腳路費都不知道花了多少!」
從漯河市委巡視組到河南省委再到國家信訪局,經過層層反映,程偉峰的訴求終於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相關領導批示給源匯區政府,讓其儘快解決此事。批示有了,程偉峰左等右等,至今沒有等來賠償金。
「1000多萬就這麼爛在這兒了,想到這事就整晚整晚睡不著。」程偉峰告訴記者,自己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取得實質效果。
本以為是遇到了「新官不理舊帳」的難題,但當記者聯繫到王凱傑時,他表態,雖然事件是上屆政府遺留下來的問題,但區里會與中凱置業進行對接,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對中凱置業的損失進行補償。
第一次審計時的審計報告。(採訪對象提供)
「區政府先後在2017年9月和2018年7月對我公司進行過兩次審計。」程偉峰拿出當時的審計報告,「第一次審計的時候,區政府曾明確承諾,審計完就給錢,但報告結果出來後,區領導又改了口,說只是查查帳目。第二次審計,領導又說先解決企業交給政府財政的200餘萬元,其他項目支出等重新審計後,再一併解決。」讓程偉峰沒想到的是,在第二次審計工作接近尾聲時,區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又開始推脫起來。
「可先行解決200餘萬元」的承諾是否屬實?對於這一說法,王凱傑並沒有否認。但他也表示,中凱置業200餘萬元以外的支出部分需走司法途徑,以法院判決為準,源匯區政府堅決不上訴。
錢要不回來,工資也發不出去。巨大的債務壓力讓程偉峰不堪重負。無奈之下,他只能選擇解散公司。「我還欠著很多人錢呢。」程偉峰說,這幾年,每天都在焦灼中度過,生怕見到「債主」。
承諾的補償款一分沒兌現 律師:政府應重視契約精神
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作出重要指示,全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要抓好6個方面政策舉措落實。其中就包括「糾正一些政府部門、大企業利用優勢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營企業款項的行為」。中央重視營商環境的優化,地方各級政府也相繼出台了相關政策。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今年8月,中凱置業長達7年沒能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終於有了新進展。
8月6日,源匯區人民政府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出具了一份情況說明函。其中提到,經過梳理,中凱置業在參與毛寨村改造中投入的費用主要分為三項,對於其中兩項合法、票據真實發生且與項目有直接聯繫的相關費用,可以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息,這部分本息共2765545.64元,可先行支付給中凱置業。其他一些支出,由於無法進行有效認定,則需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漯河市源匯區人民政府出示的情況說明函。(採訪對象提供)
對於政府的此次「書面表態」,程偉峰喜憂參半,政府承諾200餘萬可先行支付是好事,「但走司法程序的話,庭審的過程可能要耗很長時間。再說就算贏了,政府不執行怎麼辦?」一時間,程偉峰有點拿不定主意。
「如果企業所提供的相關證據都屬實,那政府在前期操作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不合規的情況。」對於這個案例,漯河當地某律師事務所的王律師表示,政府在財政支出上確實有嚴格規定,在無法界定的款項上提出走法律途徑屬於合理訴求。「就目前情況看,不管是對企業和還是對政府來說,走法律途徑都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為避免因屬地原因有失客觀,記者同時還諮詢了遼寧和青島的兩名律師,他們的說法與王律師基本一致。
政務誠信,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一直聯合相關部門在破解「執行難」困局,目前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關於程偉峰對於「執行難」的擔憂,受訪律師都表示,政府務須珍視自身公信力,重視契約精神。
採訪接近尾聲,程偉峰的「討債」路目前還看不到終點。由於人事變遷,當年經手辦理項目的領導幹部大多離開了工作崗位。截至發稿前,程偉峰仍然沒有收到區政府在說明函中承諾的「2765545.64元」。
當記者重新致電相關領導時,王紅兵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說法,聲稱當時已調離,從未參與過此事;匯源區區長王凱傑的電話無人接聽,區委書記在得知記者的身份和來意後,以「開會」為由掛斷電話。
中凱置業奔波7年討不來補償款的「鬧劇」將如何收場,本網將持續關注。(於新怡、曾帆、吳隆重、慎志遠)
更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