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駐集中醫學觀察點,我們新的戰鬥開始了!

2020-04-09   網連中國

時間:2020年4月2日

地點: 上海市奉賢區集中隔離觀察點

記錄人:奉賢區胡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吳新華

3月26日,我和護士長朱丹、公衛醫師燕照熙匆匆整理行李進駐集中隔離點。

雖然我曾在疑似病例觀察點工作過,但此次來到這裡,心中還真有點忐忑不安,這種忐忑來自於我們將面臨與入境外籍人士溝通的語言障礙和其他未知的困難。

如果說隔離病區是與病毒鬥爭的主戰場,那麼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就是疫情防控的「前沿哨所」,在這裡,我們無法在一開始就能分辨出誰是病毒攜帶者,猶如走進了一個未知的世界。

在隔離點,我們分早上、下午和晚上三檔24小時值班制,每個班都是連軸轉停不下來。當一輛輛大巴士把機場入境人員送過來時,我們的工作既機械又要充滿智慧。測溫、詢問基本信息、簽承諾書、告知三餐的送達時間及隔離期間的注意事項等。

「為什麼要分開住,我和她是一起回來的,我們要住一間。」有時,我們也會遇到一些不理解政策的入境人員。「現在誰處於潛伏期,都是未知的。為了你們的健康和安全,所以隔離期間必須保證單人單間。」我們必須非常有耐心的解釋和勸說,直到他們都能安心的入住。

「先生,您好!請出示一下您的機票,把相關信息填一下。」我一邊為一名男士測體溫一邊跟他說,然而他一臉茫然,看著我沒反應。我跟他再重複一遍,他表現得很疑惑。「不會是外籍人士聽不懂我說的話吧」我心裡一陣納悶,忐忑的事還是發生了。當他把護照放在我面前時,很醒目的「JAPAN」讓我知道面前的這位是日本籍人士,本來還準備碰到講英語的用手機翻譯,此刻我突然有點懵了,護目鏡里的蒸汽好像更多了。「Sorry,I don't speak Japanese."我難為情地說了一句。日本友人對我笑了笑,連忙撥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是他中國的朋友,免提電話中我和他朋友中文交流,他和他的朋友日文交流,在空中翻譯的場外幫助下,我們三人就這樣很順利的辦好了入住。當日本籍友人拿著行李說著「Thank you」時,我心裡還真為自己捏了一把汗,雖然一把年紀了看來還是需要掌握一些外語呀!

「喂,醫生,我剛大便是黑色的。」正準備下班的我突然接到了12樓某房間打來的電話,於是我第一時間跑上去處理。經詳細詢問病史,得知小楊是位留學生,出國前就有十二指潰瘍病史,而且還發生過3次消化道出血,這次回國路上奔波勞累,加之不敢脫口罩,基本沒怎麼進食。回來後,小楊總覺得胃部不適,容易餓。作為一名全科醫生,處於職業警覺,我馬上意識到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又復發了。「別怕,馬上平臥,暫時也不要吃東西,我給你測個血壓。」「還好,血壓目前穩定,我們會幫你聯繫至醫院就診的。」在測量血壓確定生命體徵尚平穩時,我一邊安慰他,一邊請示上級後隨即聯繫120,以最快的速度把他安全轉至定點醫院進一步診治。入住的人員時不時的出現一些突髮狀況,我們不僅要察言觀色,解決他們身體上的不適,還要懂得心理疏導來緩解他們內心的恐慌。

我們進駐隔離點工作已經一周了,在這工作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做好醫學觀察,確保工作中無疏漏。當我每次看到隔離對象被家人接回家時臉上露出的那份感激和喜悅時,我的內心也非常開心,他們的健康是家的幸福,更是國家的安全!願疫情早日結束,家家都能幸福團圓!

(責編:嚴遠、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