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久咳不愈,我卻給她開了一付調肝藥……

引發咳嗽的一定是肺嗎?咳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病症,人們固有的觀念認為,只有肺、氣管、咽喉等呼吸系統的問題才能引起咳嗽。事實上卻並不一定,有些咳嗽,你治肺、治氣管、治咽喉,可能未必有用,搞不好越治越咳。

比如下面這位老太太:

我曾經診治過一位老太太,她呼吸系統本來就不好,是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輕微肺氣腫 (註:再發展下去就是肺心病了,醫學上稱呼吸系統三部曲,即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

患者突然有幾天咳嗽得特別厲害,咳(咳嗽)、痰(吐痰)、喘(氣喘),不能平臥,只能坐著睡,如張仲景描述的「咳逆倚息不得臥」一樣,非常痛苦。大劑量的抗生素用了好幾天都不管用,也用了很多中藥,如川貝枇杷露、杏仁、桔梗、半夏等止咳化痰的方藥,也還是不見效。

我當時給她會診的時候看她的脈象是肝脈獨旺(左手的中指號的就是肝),肝脈獨旺說明有肝火,肝火旺引起的咳嗽按照《黃帝內經》的說法就應該叫做肝咳。那麼該如何治療呢?

打個比方,我們燒水的時候,水開後有幾種辦法不讓它開呢?答案是加涼水或者關火。哪個是根本辦法呢?當然是關火。

患者開始用的抗生素、止咳化痰的中藥都是在加涼水,不是在關火。因為咳嗽是肝火引起的,是肝火犯肺(按照五行學說叫木火刑金)導致的,肝火犯肺導致的咳嗽清肝火咳嗽自然就好了,這叫治病求本

這正合了中醫的一句老話,「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水開了以後老往裡面加涼水,雖然加上涼水以後暫時就不開了,可是很快就又開了,所以這不是根本的辦法,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不如把鍋底下的柴火撤掉,把火關了,這才能起到根本作用。

於是,我給這個患者開了一個不是針對肺而是針對肝進行治療的方子,方名叫「化肝煎」, 這是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的方子。看這個方子的名字根本就不像是治咳嗽的,而是針對肝的,事實也確是如此,主要是治療肝鬱、肝火的,目的是把肝鬱化開,把肝火清掉

方子的主要成分有陳皮、青皮、白芍、丹皮,這些都不是治咳嗽的,而川貝、杏仁、白前、前胡等治咳嗽的藥物一個也沒有。這是為什麼?主要就是清肝火,相當於把開水鍋底的火關掉,這就叫治本。如果同時加上杏仁、貝母、半夏、前胡等止咳化痰的藥物治標,就是標本同治了。這個病例單純靠的治肝,結果療效非常好。

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識得個中趣,方是醫中傑。」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問題的根本所在,才能解決根本問題,這也是中醫強調的悟性之一。

寫在後面:

《黃帝內經》有句話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意思是說五臟六腑都能讓人咳嗽,不僅僅是肺,或者說不僅僅是呼吸系統的問題才能引起咳嗽。

開始,我對這句話非常不解,後來隨著書讀得越來越多,實踐經驗越來越豐富,才發現這句話是「人身亦一小天地」這一整體觀念的體現,非常有道理。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就是說臟腑之間是互相影響的。比如,因為肝的問題影響到肺而導致的咳嗽叫肝咳,因為心的問題影響到肺而導致的咳嗽叫心咳,依次類推,還有腎咳、脾 咳等。


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我的今日頭條號,如有問題請評論留言或者私信給我,出診之餘我會儘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