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執行流程不僅能夠決定員工做事的程序和步驟,而且也能界定員工的崗位職責和執行標準。流程就是執行的工具,當所有員工都按照流程執行的時候,他們的執行力就得到了體現。所謂執行,其實就是走流程。
我們經常聽說一些跨國公司、一流企業的員工執行力強,但很少有人去研究他們執行力強的根源所在。真正讓那些頂尖企業的員工具備超強執行力的,是他們的流程設計。
完善的執行流程不僅能夠決定員工做事的程序和步驟,而且也能界定員工的崗位職責和執行標準。流程就是執行的工具,當所有員工都按照流程執行的時候,他們的執行力就得到了體現。
執行力是可以設計出來的,是伴合理執行流程而生的。對於一些部門、團隊內的任務,可以在企業組織總體流程的基礎上,設計內部的執行流程。
設計流程時要考慮以下6個維度:
1)質量:性能、安全、可靠、合格率;
2)數量:參與人數、調用資源;
3)時間:執行周期;
4)成本:運營成本、管理費用;
5)風險:標準偏差、風險評估值;
6)投入產出比:人均產值。
1)瓶頸:執行流程中工作任務出現的堆積點。由於堆積點的存在,影響了工作執行的速度,甚至使工作難以執行。
2)短板:執行流程中的最差環節,是制約工作效率的最大障礙。
3)銜接:如果一項工作要在不同人員之間經過一次以上的交接時,就出現了銜接問題,銜接不暢就會浪費時間。
流程設計好之後,通常是不夠完善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優化、不斷修正,使之趨於合理,優化執行流程需要奉行「先僵化,後優化,再固化」的思路。
第一,僵化階段。流程設計完畢,執行者要嚴格按照流程去執行,這個階段禁止任何形式的創新。目的主要是用來檢驗流程,發現不合理之處。
第二,優化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就執行中遇到的問題,組織人員進行總結分析,對執行流程做出相應的優化和局部調整,使之更適合現實狀況。
第三,固化階段。經過一個較長周期的時間檢驗和優化修正後,即經過了結構性大動後,執行流程中的瓶頸得以突破、短板得以彌補、銜接不暢的環節得以疏通,執行流程趨於完美,此時,就可以將流程固定化,作為執行的依據和標準。
所謂執行,其實就是走流程,合格的領導,都要建立一套系統完善的企業管理體系。藉此,推薦一款個人成長課,涵蓋「管理、運營、 營銷、激勵、領導力、團隊、戰略、商業、業績、文案」等,實用落地。
如果感興趣,歡迎轉發加關注,也可私信回復0710獲取專業股權資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