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八點半」冷思考:要突出特色,更要提高門檻

2020-04-08   名城蘇州

名城蘇州網訊(記者 熊曙光)近日,關於提振蘇州夜經濟的「姑蘇八點半」項目備受關注。在蘇州科技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楊昀看來,在一片歡呼叫好聲中,需要冷靜思考:夜經濟如何謀篇布局,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各板塊如何突出特色,避免同質化?招商引資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長期以來,蘇州以古典園林為IP的旅遊資源特點,形成了姑蘇區固化的「觀光旅遊」模式,加上居民消費習慣、公共運輸接駁等問題,蘇州的夜生活一直不溫不火。近年來,夜經濟成為各大城市促銷費政策的新亮點,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活力、開放度和競爭力。楊昀認為,在全域旅遊視域下,點亮蘇州夜經濟刻不容緩。

「首先,我覺得蘇州已具備發展夜經濟的市場基礎,但有必要進行夜間消費意願的市場調查,以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楊昀說,伴隨著蘇州大力引進優秀人才就業落戶,更多充滿活力的新蘇州人需要夜間社交休閒活動,消費潛力巨大,加上每年數以億計的遊客接待量,有效培育轉化一部分為過夜遊客,能夠大力盤活夜間經濟。

根據規劃,姑蘇區計劃構築「一極一環三板塊多節點」的空間發展布局。對此,楊昀認為要進行功能分區,突出各自的主題特色,避免同質化競爭。

比如,觀前街包容度較高,符合都市青年人審美趣味,可以借鑑台灣、開封等地的夜市經驗,打造碧鳳坊美食文創市集等。平江路則更適合打造休閒文藝的氛圍,不宜出現過於喧鬧的店鋪和業態,要營造遊客參與的活動和體驗。山塘街的夜晚過於擁擠,可以適當分流到鄰近的閶門外民國一條街,形成蘇州的酒吧街。

「這樣以來三大板塊有動有靜,動靜皆宜,讓消費者各得其所,但是更要明確資質審核的門檻。」楊昀說,國內很多有名的歷史街區都有慘痛的教訓,比如桂林陽朔西街,從當年的網紅淪為泯然於眾的大眾旅遊街區,很多攤販賣義烏小商品,高分貝的酒吧、各種市場亂象充斥其中。最後有品位的遊客都不願意去了,這樣的夜經濟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她建議,有關部門特別要謹慎取捨「招商引資」,明確資質審核的門檻,吸引更多有思想、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型」企業主入駐,營造精緻古雅有情調的沉浸式蘇式生活體驗。

責編:熊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