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區東風社區網格員胡強:堅守「三不」原則,當好人民勤務員

2020-02-26     國際在線陝西頻道

「我現在去單位,這次疫情比較嚴重,你帶兩個娃先回娘家待一段時間......」大年三十,正在準備年夜飯的寶塔區東風社區網格員胡強,一個電話打破了他的新年計劃。給妻子安排好後,趕緊出了家門。

細緻入微 甘做防疫的「勤務員」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為了守住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線,東風社區黨總支設置23個聯防聯控點,採取「網格化」管理模式,基層網格員全力奮戰在防控一線,爭當居民群眾的「勤務員」,胡強就是其中一名。胡強除了和社區其他幹部共同負責百米大道所有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外,自己還主管凱旋城小區疫情防控。在接到取消休假、全員上崗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指令後,胡強第一個回到了工作崗位。

面對疫情,胡強給給自己制定了「三不」原則,值班巡邏不鬆懈、隱患排查不疏忽、安全宣傳不停歇,將疫情防控做到最細最精。「今天超市裡有沒有按時消毒?進來購物的顧客都戴口罩了吧?」每天一大早,胡強便去分管的區域檢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對百米大道還開門營業的商鋪逐一檢查。臨近中午,胡強又來到凱旋城小區,和小區物業對出入小區人員檢測體溫檢測,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對住戶進行逐個登門統計情況,2天內就把小區346多戶人家都統計了一遍。為避免疫情交叉感染,胡強和物業管理人員出主意、想辦法,在小區電梯內放置抽紙和濕巾,防止居民群眾在按電梯過程中直接觸碰,並在小區放置專門的口罩回收箱,這一小舉措贏得了業主們的點贊,也被全市其他小區所效仿。為了解決群眾買菜難的問題,胡強在社區的幫助下為小區增設了2個智能生鮮櫃,方便群眾購買。

「作為一名社區網格員,把居民群眾想到的我們要想到,把群眾沒有想到的,我們都儘量做到細緻」,這是胡強一直堅守的信念,自疫情發生後,他已連續工作一個多月,時刻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千方百計 甘做防疫的「宣傳員」

「大哥,過年好!我們是社區網格員,您家有沒有從外省來的親戚朋友?」「這幾天就不要串親戚了,在家多休息,多喝水,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家人……」網格員胡強一邊給社區居民發放「明白紙」,一邊向社區居民講述防範疫情措施,類似這樣的話,他每天都要說上幾百遍,他管理的凱旋城小區外地人多,管理難度大,監控任務重,打電話,發微信,摸排人員情況,上報最新動態,每天忙得水也喝不上幾口。胡強說:「疫情不等人,網格員做的是最基礎最前線的工作,而宣傳工作尤為重要。」

為了更好地宣傳防疫知識,他發動小區物業一起藉助微信公眾號、戶外顯示屏、廣告欄、入戶宣傳等,進行多視角、高密度地宣傳,及時宣傳疫情防範的有效措施。鼓勵居民群眾通過網絡和電話拜年,減少人員流動,同時將官方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信息、防控知識等及時傳達給群眾,在百米大道各個內公眾欄、小區門口到處都有他張貼的《致武漢來延返延人員的一封信》《倡議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宣傳》等防疫宣傳資料。針對孤寡老人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對於網絡有關疫情消息難辨真假,胡強帶領小區物業主動開通24小時「信息闢謠熱線」,對於群眾舉報的疑似人員及相關信息,第一時間做好疫情防控的「前行者」和謠言傳播的「終結者」,截至目前,線上接受居民疫情諮詢56人次,闢謠12起,幫助居民群眾科學認識疫情,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樹立打贏疫情防控硬仗的必勝信心,全方位打好了病毒防控攻堅戰。

爭分奪秒 甘做防疫的「跑腿員」

大白菜、韭菜、大豆油、真彩中性筆、散稱瓜子......,在網格員胡強的口袋裡,幾乎每天都有幾十張購物小票,而這些物品並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他幫助社區重點隔離人員採購的生活物資。

「一定在家,沒事不要出去啊」「家裡缺什麼就告訴我們,我們幫你買,注意身體......,」初三一大早,胡強來到社區監護人員門口,送來醫用口罩、體溫計、蔬菜。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自疫情發生以來,他便主動向社區書記請纓,成為為15名居家隔離對象的「跑腿員」,為他們送去生活中的所需針品和關愛。同時對轄區內孤寡老人不便外出的情況,定期上門了解情況,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三無人員劉明忠便是他服務的人員之一,由於身體行動不便,胡強便與其取得聯繫,了解當日所需,代他購買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老人激動地說:「疫情很冷,但社區很暖,小胡成我的專屬「跑腿員」。來不及休息的他,爭分奪秒的奮戰在「疫」線,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疫情發生以來,胡強做的遠不止這些,白天裡、夜幕下;晴天、雨天、風雪天;商場、菜場、小區里都有他奔走繁忙的身影,每天微信步數都在近3萬步以上,他用腳步丈量著這張「防護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bLgXAB3uTiws8KwZ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