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寶寶15顆爛牙被全麻治療,這件事媽媽們還在做麼?

2019-10-27     阿旺說牙

人人都想做好父母

但不是人人都是好父母

因為有愛還不夠,還需要懂很多的知識呀!

從小含著奶瓶入睡,來自長沙的4歲女寶寶珍珍(化名)一口牙爛了15顆,珍珍從小有睡覺喝牛奶的習慣,久而久之形成了「奶瓶齲」。一開始家長也沒在意,覺得總是要換牙的,暫時不治療。可後來,珍珍成了滿口黃牙,其中一些牙還紅腫發黑,一吃東西就疼得哭,無法正常進食。最近在一家口腔醫院醫生們根據孩子情況,在全身麻醉情況下才為孩子治療完所有牙齒。


什麼是「奶瓶齲」?

嬰兒睡覺時不斷吸吮奶瓶而造成的蛀牙。常見的是上排門牙靠近嘴唇面、牙齒與牙齒相鄰面出現大面積齲壞,一旦出現蛀牙,便無法自愈。常常發生在2到4歲的孩子身上,寶媽們可以看到孩子上門牙出現大面積黑色齲壞斑塊,嚴重時更會出現齲壞部位脫落現象。


「奶瓶齲」是如何發生的?

寶寶吮吸奶嘴時,牛奶容易直接附著在牙齒表面。此外,寶寶使用奶瓶時還常常邊玩邊喝,從而使肚子飽脹而引起睡意,導致唾液分泌量減少,使得附著在牙齒上面的飲料更難去除。寶寶含著奶嘴睡覺,無法清理口腔,就會使口腔內腐蝕牙體的細菌大量繁殖,久而久之牙齒脫鈣、牙冠剝脫,就會形成黑色的殘根或牙渣,從而引發「奶瓶齲」。




「奶瓶齲」危害有多大?

1. 引起牙神經發炎

奶瓶齲比較猖獗時,可能會引起牙神經發炎。常常會引起寶寶哭鬧不安、煩躁、無法安睡,嚴重時還會拒食,嚴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2. 影響進食和頜面部發育

奶瓶齲會影響孩子咀皭功能的進一步發展,牙齒不好了,寶寶進食相應也變困難了,這樣就不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嚴重時,還可能影響寶寶口腔頜面部的生長發育。


教你如何預防「奶瓶齲」

1.避免長時間使用奶瓶

含奶瓶時間過長會讓孩子依賴奶嘴,而且影響孩子語言以及口腔發育,更重要的是奶瓶齲會不斷惡化,奶垢在口腔中越積越多。所以一旦孩子可以自己喝水就應該改為鍛鍊孩子使用杯子,一定要戒掉依戀奶嘴的壞習慣。



2.及時漱口

喝完奶後用開水給寶貝漱口。寶貝一般會在睡前喝牛奶,但這樣確實會給牙齒帶來很大隱患,因為夜晚休息時間長,在這麼長的時間內牙齒都處於一個細菌環繞、被糖分包圍的環境。所以在寶貝喝完奶以後再喂一些溫開水,可以有效清洗、沖走奶液在口腔中的殘渣,保持寶貝口腔環境良好。

3.清潔奶垢

媽咪可以用紗布纏繞手指將寶貝牙齒上的奶垢擦抹乾凈。每次喂奶,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減少奶液浸泡牙齒的時間。

4.刷牙

寶貝長出第一顆乳牙後,就應開始為寶貝刷牙。最好是飯後和睡覺前進行,每日至少兩次。3歲以下寶貝可用清水刷牙,3歲以上寶貝可選用兒童含氟牙膏(不要選用成人含氟牙膏)。

5.定期檢查

從寶貝長出第一顆乳牙後開始,每隔3個月帶他去口腔醫院檢查一次牙齒。定期到醫院使用氟製劑,以提高乳牙的抗齲力。

學會了麼


嬰兒從出生到14歲都屬於齲齒的高危險期

孩子的口腔問題要在第一時間解決

更要預防於未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winDm4BMH2_cNUguQ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