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高科技測溫智能頭盔亮相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工作人員佩戴頭盔後,只需掃一眼就能同時測出多人體溫。
這款被稱為「抗疫神器」的頭盔的問世,正是我市在應對疫情過程中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的縮影。疫情發生以來,一系列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不僅為抗擊疫情、保障生產生活、推動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撐,更折射出洛陽產業轉型發展「新」動向。
「硬核」產品有效助力疫情防控
日前,由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製造的兩台防疫噴霧消毒機器人在武漢「上崗」,成為武漢抗疫一線大軍的「硬核力量」。
面對疫情大考,作為中國特種機器人領域領軍企業,中信重工不到10天就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個可自由迴轉的防疫噴霧消毒機器人,及時支援抗疫一線。
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市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方向,著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加速成長。
洛陽愛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迅速研發出能夠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最新一代自動化核酸提取儀,洛陽建龍微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內八成以上醫用分子篩制氧機生產企業提供了制氧分子篩,河南磐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廢棄口罩智能處理機……
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硬核」產品的接連問世,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技術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近日,在民生藥業集團洛陽德之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瓶瓶醫用酒精經過企業新上的自動化封蓋設備後,瓶蓋被牢牢固定在瓶體上。
之前,德之康生物酒精封蓋完全採用人工方式,用工多、效率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應企業邀請,對封蓋工序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後,封蓋工序用工節省一半,效率提高一倍。
日前,洛陽聯通與阿里巴巴聯合市工信局打造的企業從業人員情況日報系統正式啟用。該系統具備「一碼上傳」功能,實現企業復工後人員信息的實時監控,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
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疫情發生後,我市多家企業快速反應,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開發出多款產品,並制訂了解決方案,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業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足不出戶就能暢遊龍門石窟,這感覺實在太好了。」近日,石家莊市民李志濤在「數字龍門」平台上第一次領略龍門石窟的風采後說。
「數字龍門」網絡展示活動、線上黃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東方博物館之都」數字展示活動……今年牡丹文化節期間,我市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催生了不少特色鮮明、內容豐富、效益突出的文旅新業態。
疫情發生後,我市不少行業紛紛藉助網絡開啟「雲端」模式,催生了不少新業態、新模式。
洛陽市民之家採取「雲辦公」,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便捷多樣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澗西區政府聯合市先進位造業集聚區管委會舉辦科技型中小企業網絡招聘會,讓求職者不用「面」試也能找工作;洛龍區李樓鎮農技人員推出「雲指導」模式,遠程為菜農開「藥方」,有力保障了洛城「菜籃子」的供應……
新業態、新服務蓬勃興起,不僅在抗擊疫情、保障百姓工作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洛陽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動能。(記者 戚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