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實力新力量,《六欲天》入圍七大國際電影節

2019-10-11     谷天娛樂

國慶長假剛剛過去,假期內不僅出遊人次再創新高,在「三駕馬車」的助力下電影票房也成功破檔期紀錄,截止目前已高達53億。

三部主旋律電影的成功無疑宣示了主流價值的牢不可破,也再一次證明了我國電影將美好現實投射在銀幕上的生生活力。

三部長片完美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時代精神,做到了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三性統一,但在國際上,中國電影可以說還一直處在「牆內開花牆外香」的階段。

我國電影票房冠軍《戰狼2》北美上映僅獲106萬美元票房;火爆一夏、且更容易被普通觀眾接受的「小魔丸」《哪吒之魔童降世》北美票房報收369萬美元;張藝謀領銜製作、歐美巨星加盟的純商業製作《長城》北美累計票房也止步5000萬美元關口。


其實不止商業大片,我國電影自第五代走出國門開始,在海外也一直飽受爭議。


80年代,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最早代表新中國電影走出國門,姜文極具男性荷爾蒙的吶喊連同高粱地頂著的一抹紅日,呼應了那個年代國人於壓抑中尋求出路的心聲。

可並無此生命體驗的西方觀眾也看嗨了,葷腥段子代替了歐美影視里缺乏新意的黃種人形象,構成他們關於遙遠東方的最新想像。


此後,他們便津津樂道地在無數中國「鄉土」電影中尋找著隱秘東方的野蠻景象。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孩子王》、《黃土地》,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秋菊打官司》等都是此類猜謎遊戲的絕佳樣本。

但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顯著提高,我國的電影似乎也已從「鄉土」中掙脫。

在國外頻頻獲獎的國產電影不再像第五代那樣單純地聚焦「前現代」的生活狀態,而是以成熟的類型面貌示人(如《白日焰火》),或者聚焦於時代記憶(《地久天長》),那個落後、愚昧,充滿抗爭和野性的東方已少在大銀幕出現。

而祖峰執導的電影處女作《六欲天》或許是其中最新一部。

通過它,我們或許能窺見當代中國電影的別樣樣貌。


電影目前雖還未上映,但今天官方微博宣布入圍了包括坎城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展、開羅國際電影節等七大國際電影節。

除了5月舉辦的坎城電影節,和正在進行中的平遙國際電影展,還有5大國際電影節。

小谷這就為大家一一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1

開羅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周」單元


它作為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每年於埃及開羅舉辦的開羅國際電影節至今已有40餘年歷史。

電影節以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為宗旨。

自第二屆影節開始,我國便向開羅選送優秀影片,《南征北戰》、《閃閃的紅星》、《二泉映月》、《三個和尚》等經典國產電影都曾在迎接上亮相。

此外,我國著名影人張藝謀、賈樟柯、馮小剛等人也曾獲頒開羅國際電影節各項榮譽。

2

比利時根特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


2014年,比利時根特電影節曾在我國舉辦推廣活動,重點推廣電影《盟軍奪寶隊》。

這部影片雖是純正的美國班底,但卻援引了歐洲藝術的諸多傑作,包括米開朗琪羅的雕塑《聖母與聖子》和根特的祭壇畫《神秘的羔羊》等。

講述現代社會人性情感的電影《六欲天》此次能入圍影節「競賽」單元,無疑說明主辦方對影片所具有的人文主義精神的充分肯定。

3

倫敦東亞電影節競賽單元


倫敦東亞電影節經歷了數年發展,如今已經變成倫敦乃至英國重要的亞洲文化活動。

這不僅令更多影迷有機會觀賞來自亞洲的優秀電影,更促進了亞洲電影在英國乃至歐洲的影響力。


去年,倫敦東亞電影節的主題是關注亞洲電影的未來,組織了一系列亞洲電影人的對話及會面,同時呈現更多亞洲新生導演的作品。

正如電影節主席HyejungJeon說,「倫敦東亞電影節不僅樂於為年輕導演提供平台,將他們的作品傳遞給更多觀眾。同時,我們意在通過向人們展示亞洲影像,建立起東西方文化的橋樑,促進亞洲電影的繁榮。」


今年暑期,華語電影《幸福路上》、《捉妖記2》、《花樣年華》、《如珠如寶》等共同亮相倫敦東亞電影節露天電影展。

而此次影展期間,《六欲天》將聯同《南方車站的聚會》、《灼人秘密》、《幸福城市》、《氣球》等華語影片帶英國觀眾走進東方世界。

4

瑞士日內瓦國際電影節


日內瓦電影節如今已走過25個年頭。

這個影節雖然遠在瑞士,但它與中國電影的距離卻一直很近。

去年,日內瓦電影節藝術總監還將「最佳榮譽獎」頒發給了彼得·格林納威,這一獎項相當於「終身成就獎」,旨在表彰世界範圍內做出傑出貢獻的影人。

與此同時,影節評審主席、來自西非馬里的導演蘇萊曼·西塞在頒獎禮上還特別提到了畢贛導演的《地球最後的夜晚》。


《六欲天》與本屆日內瓦電影節也頗有淵源,電影將於11月1日在國內公映,日內瓦電影節也將在同期舉行。

5

美國聖地亞哥亞洲電影節


美國聖地亞哥國際電影節創立於2003年,其評委中有70%是來自好萊塢的專業影評人,還包括20%的非專業人士和10%的大眾評委。

電影節致力於將各國優秀文化和電影引介給更廣闊的的觀影人群和世界舞台,目前已成功舉辦多屆。


在小谷看來,與第五代、第六代甚至一些新近的中國「鄉土」電影相比,《六欲天》並不具備自我物化的東方視點,它完全是現代的,有「生命感」的電影作品。

它同樣著眼於人的孤獨,沒有複雜的前史和社會勾連,而是削繁從簡,將人的情感從複雜的戲劇結構、社會背景之中剝離,把情感線索描畫得鞭辟入裡。


此次入圍七大國際性電影節,無疑是對電影《六欲天》的肯定,也期待中國電影新的創作動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nRcvm0BMH2_cNUgfk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