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日升 百業興盛
各族兒女 共襄盛世
七十年彈指一揮間
甘孜大地寫下輝煌
七十年來,甘孜州各族兒女歷經艱辛、勇於開拓、攻堅克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進,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縱覽甘孜大地,回首七十年,櫛風沐雨中,全州最後一條鄉級公路建成通車、高速公路通車、三座機場屹立高原……無數成就值得我們永遠銘記。這是歷史的的留痕,更是甘孜人堅韌不拔、開拓創新、奮力拚搏、跨越發展的例證!
讓我們行走甘孜
看看屬於我們甘孜人的奮進之路
奮進甘孜 產業富民
在甘孜州道孚縣
一個具有當地特色的
高原生態宜居宜業山水田園村寨
逐漸呈現在人們面前
城村交融
山水點綴
人在村中走
如在畫中游
這裡便是麻孜鄉溝爾普村
村子與縣城隔河相望
多個企業的入駐不僅為村民們打開了致富門路
也助力道孚縣向2020年全面奔康發起總攻
高原大棚基地打造種養循環經濟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溝爾普村的大棚水果蔬菜都還沒有掛果,但是將土地流轉出來的農戶們卻時時牽掛著棚里的瓜果。村民李蓉是村子裡少數識字的村民,在占地300 畝的盛煌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入駐溝爾普村後,她便辭去了原來的工作,一心鋪在農田裡,成為種植戶中的帶頭人。
瓜果的產量直接影響到村民們今年的收入,就算疫情期間市場稍顯冷清,但李蓉和盛煌公司負責人王志華絲毫不敢懈怠。王志華堅持每天到現場和村民們一起照顧即將掛果的農作物。盛煌公司不僅幫助村民開發了這片高原瓜果基地,還專門派出王志華這樣的技術骨幹常年駐村提供技術支持,幫助村民提高收成。看到王志華麥色的皮膚,你根本辨別不出他是一位山東漢子。已經在道孚工作六年的王志華提起教授村民們種植技術,臉上便不自覺的泛起了笑意,他說現在村民們的技術突飛猛進,六年來他的傾囊相授也得到了村民們的讚許。
發展大棚蔬菜不僅滿足了當地老百姓的日常需要,更是打開了通往內地的銷路。王志華表示,儘管這裡跟平原相比,種植農作物的難度略高,但無公害的高原蔬菜也有著其天然的市場優勢。這裡生長的有機蔬菜瓜果,一收穫就將銷往大型超市以及全國各地的瓜果市場。有了銷路,當地老百姓也嘗到了大棚蔬菜的甜頭。村民李蓉說:「現在在這裡務工,每天都有收入,年底還有分紅,日子一點都不用發愁了。」
從無到有,在海拔超過3000 米的高原上,藏族群眾們辛勤耕耘,改變著高原農業的面貌,而高原農業的改頭換面並非止步於此,溝爾普村的目標是將旅遊和基地建設結合起來。
「藏家樂」漸興
傳統牧戶嘗鮮「旅遊飯」
隨著國道公路提檔升級,溝爾普村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道孚縣委、政府為幫助這裡的貧困群眾儘快脫貧,採取政府8 萬元的標準補貼,鼓勵村民發展民居接待。通過統一風格打造、分期支付的方式,打造了10 家藏家樂。
村民索郎扎西和妻子從2018 年在郫都區援藏幹部的幫助下,將自己住的房屋改造成了藏家樂民居接待,2019 年藏家樂正式開門迎客,遊客們的紛沓而至讓索郎扎西不僅吃驚也滿是歡喜。他發自肺腑的說: 「以前出去打工,累死累活每天幾十元錢,現在自己經營藏家樂,最多的時候每天有600多元的收入。」
索郎扎西家按照酒店標準新修了兩個條件舒適的客房,在修建過程中,郫都區和縣上的幹部從一草一木、窗子的花紋、材質的選擇、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合等細節進行精心策劃,既提升了遊客的舒適度,又彰顯了當地的建築特色。
為了幫助村民形成產業規模,援藏幹部們將內地旅遊發展的先進思路傳授給村民,採取『傳幫帶』的形式,開展接待培訓,現在村子裡的藏家樂家家戶戶都經營得有模有樣。藏家樂的興起同樣為村子裡注入了新的血液,讓村民們更有信心脫貧奔康,而如何留得住遊客,讓周圍的景色都活起來,成為道孚縣和郫都援藏幹部們思索的問題。有山、有水、有美景,更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那為何不做大做強,讓遊客來了不僅有住、有吃的,也要有看、玩的。
環境提升 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道孚縣和援藏幹部們攜起手來,聚焦溝爾普村的環境提升,開始打造美麗宜居村寨。溝爾普村的整條街道在升級打造中仍保留了原始的風貌,街道中一幅民族團結畫窅然眼底。
牆畫中,56 個民族彩袖紛飛,歡愉的圍繞在一起其樂融融。像這樣的景致在溝爾普村還有很多,露營基地、牛欄咖啡、聖湖山莊等遍布在村子的各處,遊客到此可以盡情的放飛心情,望得見山、記得住鄉愁。
要保持這樣的村容村貌,就得靠村民們齊心協力,摒棄以往的生活陋習,共同愛護自己的家園。每過一段時間,村黨支部就會拿出一筆經費購買新的衛生用品,發放到村子的家家戶戶,目的是敦促大家保持村子的整潔,養成衛生習慣。
在這樣的氛圍下,溝爾普村始終保持著整潔的街道、清新秀美的環境。鄉村治理能力不斷加強,人居環境也在不斷提升、特色產業以及集體資產更是不斷壯大、村民們人均純收入也在不斷提高,不得不說,溝爾普村實現了從原始落後藏寨到幸福美麗新村的華麗蛻變。
依託產業經濟的發展,溝爾普村先後獲得國家AAA 級景區、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省級四好村、省級衛生村以及甘孜州「最美村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村寨等榮譽稱號,成功的成為高質量脫貧摘帽和鄉村振興樣板村。
走進溝爾普村,一排排整齊的藏房掩映在綠樹之間,潺潺的小溪縈繞其間,蒼措嘎布海子和蘆葦叢在微風中輕輕擺動。如果你有時間,一定來到這裡,漫步於木製棧道上,感受這幅美麗鄉村的幸福畫卷。
新聞多看點
溝爾普村位於鮮水河畔、麥粒神山腳下,離道孚縣城僅0.5公里,處在國道G350特色生態產業帶和甘孜州鮮水河流域產業帶的交叉點。全村總戶數69戶,人口總數327人,其中:貧困戶15戶,77人(2017年前已脫貧),耕地面積901畝,草原面積11392畝,公益林6647畝,在校學生73人,黨員10人,主要產業以農牧業、旅遊業為主,2019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23260元。
近年來,溝爾普村在成都市郫都區和道孚縣幫受扶兩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對標對表全國鄉村振興村「郫都戰旗」,堅持「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思路,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科學規劃為基礎,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文旅融合為載體,尊重群眾意願,挖掘老百姓內生動力,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著力構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格局,打造「業興家富村美人和」藏家新村。
(一)聚焦黨建引領,打造「文明善治溝爾普」始終堅持發揮村黨支部「核心引領」作用,建強支部堡壘,理清黨建引領鄉村發展治理思路。
(二)聚焦高原特色農業,打造「產業振興溝爾普」按照「組織建在產業上、黨員聚在產業中、農民富在產業里的」發展思路,引進行業龍頭企業,不斷加大農業技術、項目資金扶持力度,發展高質量特色農業,打造甘孜州農業發展高地。
(三)聚焦人居環境提升,打造「美麗宜居溝爾普」以「藏香田園 民居莊園」為主題,編制完成《溝爾普隆巴專項規劃》,並按照規劃高標準、高質量實施基礎設施建設。
(四)聚焦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村強民富溝爾普」圍繞特色資源、特色文化、特色區位做文章,突出觀光體驗休閒功能,撬動道孚鄉村旅遊,把溝爾普村建設成「生態休閒區」。
溝爾普村黨建引領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成效卓著,鄉村治理能力不斷加強,人居環境不斷提升、特色產業以及集體資產不斷壯大、農民人均純收入不斷提高,實現了從原始落後藏寨到幸福美麗新村的華麗蛻變,打造出了高質量脫貧摘帽和鄉村振興樣板村。
記者 文妞兒 龍文強 道孚融媒體中心
編輯 文妞兒
責編 劉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hHONnMBnkjnB-0zNn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