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徽州古城――街頭巷尾的那些小食

2019-06-11     小憩亭候

第一次到江南,領略了兩天蘇州風味,很合胃口。本想多盤桓兩天,但是和在杭州的驢友約定了,在杭州西客站集合,在雨夜裡翻越了徽杭古道。和同伴聊天,知曉了徽州古城的存在,同伴從績溪回杭州了,我買了張火車票,在毛毛細雨里,到了徽州古城。在徽州住了兩天,漫步了新安江,古城的大街小巷也走遍了。看了馬頭牆高高聳立的徽派建築,領略了江南小城依山傍水的獨特風韻。

磚雕,月亮門

藤蘿蓋青苔

作為一個吃貨,每到一地,都喜歡當地的小食,兩天的時間裡,浮光掠影的品嘗了幾樣。第一餐,挑了家人氣不錯的店,點了份筍乾肉絲粉絲煲。幼嫩的筍乾毫無老筋,豆腐乾艮韌耐嚼,肉絲瘦而不柴。兩棵碧綠鮮嫩的小青菜,煮的恰到好處的粉絲。滾燙的砂鍋,陰雨綿綿的時節,好一缽暖心暖胃的湯菜。

肉絲筍乾粉絲煲

第二天的早餐,在青旅門外的老虎灶小吃。三個肉餡飽滿多汁的生煎包,一碗熬的稀爛的白粥,加了榨菜丁蝦皮的咸豆腐腦,一小碟自己夾的生熟兩種蘿蔔鹹菜,海帶絲豆腐乾。總共10元,吃的很舒服。

老虎灶小吃

昨晚就看好了吃中飯的地方,在小北街上的農民食堂,人氣很旺。素菜自己夾,葷菜店家給夾。這盤菜里,有三塊鹵豬腳,醬燉干豇豆,燉鞭筍,酸豇豆泡菜和香辣小河蝦。菜碟子雖然不大,但足夠下飯了。如果不要小河蝦的話,這份飯菜是13元,加小河蝦是17元。豬腳鹵得很棒,肥而不膩,甜鹹得宜,口感糯糯的,鹵得很透很入味。小河蝦先炸後炒的,嘗得出來是很新鮮的,蝦殼焦脆,蝦肉緊實。酸豆角酸辣爽口,兩個素菜也都燉得很入味米飯也是不錯的粳米飯,很超值的一餐。

農民食堂中飯

中飯後,漫步新安江,到了漁梁壩。江邊有個小食攤子,賣油炸小河魚蝦餅南瓜餅之類的。花了10元錢,買了一條翹嘴,一個蝦餅,三條小魚。裹面炸的金黃酥脆的小魚,抹上辣醬口感還可以。坐在江邊,望著清澈流淌的新安江,細細品味。

漁梁壩油炸小河魚

從漁梁壩回到古城,離晚飯還早。許國牌坊後面,有個半露天的小吃場地,逛了逛,看到個攤子人氣不錯。晚餐前的開胃小吃,當地叫做糯米飯。是在案板上攤平滾燙的糯米飯,裡面鋪上泡菜肉鬆榨菜末海帶絲,最重要的就是一把回鍋炸酥的油條碎,糯米飯做的稍微干硬一些,配合裡面油條碎的香酥口感,在其它鹹味配菜的襯托下,滿口咸鮮香濃。這是素的3元,加火腿腸的4.5元。

糯米飯

由於中午在農民食堂吃的很舒服,晚飯又去了一次。菜色有點變化,筍乾炒的老黃瓜片,炒萵筍片,紅燒的毛芋艿塊,燉干豆角,酸辣豇豆泡菜,一大塊肥瘦兼有的豬腳,一碗米飯,這份套餐13元。和中午的感受一樣,吃的舒服得味。

農民食堂晚飯

飯後在古城裡漫無目的的到處走走,見到了一個賣野果的老漢。被這種長的像乾枯樹枝的東西吸引住了。在百度上擺渡的時候,見到過介紹這種野果的帖子,知道這是拐棗,但實物還是第一次見到。老漢用塑料繩把拐棗綁的整整齊齊的,一小把要價5元,還價到4元買了一份。淡淡的棗子香氣,不是那麼甜,因為還沒熟透,挺別致的野果。

拐棗

第二天一早,繼續老虎灶過早。點了張菜粿,就是梅乾菜餡兒的餡餅,挺好吃,不過不像在臨安吃的那麼焦脆。

菜菓

豆腐腦甜黨咸黨之爭如火如荼,愈演愈烈。作為一個騎牆派,既然昨天喝了鹹的,今天必須喝甜的!第一次喝甜的豆腐腦,還是很喜歡滴。

表惹我!我豆腐腦吃甜的!

吃過早飯,回青旅取了行囊,準備去紹興。

穿過徽州古城去車站,街邊買了塊脆皮年糕。

酥脆的外皮,內里柔軟,咸辣口味不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eBBAmwBmyVoG_1Z2H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