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兒子,這些話「爛」在肚子裡也不能說,對孩子的性格影響很大

2019-10-05     南夕媽媽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代社會裡,雖然大家的思想越來越開放與包容,但對於男女區別及社會分工固有的印象卻依然根深蒂固。這種差別反映在父母對於兒女的教育上,也顯而易見。比如有的家長就愛對兒子是這種要求,而對女兒卻是另一種要求。

可是,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即便是兒子,這兩句話也不能動不動就拿出來說事,否則會把好好的一個兒子給教廢了。

1、「你是男孩不許哭」

孩子一哭鬧,大多數家長的反應就是立刻制止。尤其是對於男孩,家長固守著「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傳統,兒子一旦哭鬧,家長就怒吼,「你以後是一個大男人,哭哭啼啼像什麼樣子!給我憋回去!」

可父母們卻忽略了,哭泣只是孩子的一種情緒表達方式,並不涉及性別及身份。如果家長總是強行制止孩子哭泣,將孩子釋放情緒的信號扼殺在搖籃狀態,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容易將所有的不滿情緒和壓力都埋藏在心底,久而久之,就難保不積鬱成疾。

2、「男孩子可以談戀愛」

家有女兒的,父母們總是早早就開始留意女兒的戀愛狀態,擔心孩子受到傷害。而家裡是兒子的,很多父母就完全不擔心了,一句「男孩子可以談戀愛,反正咱們不吃虧」應付了事,卻絲毫不教育兒子要懂得保護女生,也不提醒兒子,做事要負責任。

說出這種話的家長,是在間接慫恿兒子做事不用負責任、擔後果,甚至是縱容他將來「違法犯罪」。

其實,家中有兒,並不意味著教育就可以放鬆。父母對兒子說的話直接影響到他人生觀、價值觀甚至是擇偶觀的形成。

要想你的兒子將來獲得更多人的喜愛和支持、成長得更加優秀,那做父母的不僅不能對孩子說以上這兩句話,還要時常教育孩子以下這三點,幫助他形成正確的三觀。

1.誠實比成績重要,做錯事要勇於承擔

是人都會犯錯,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敢承認錯誤甚至將錯誤推脫到別人身上。如果家長縱然這種言行,那孩子的價值觀就會站在一個錯誤的起點上。一個從小就逃避錯誤、不誠實的孩子,即便成績再好,將來也不會變得優秀。

尤其是男孩,父母應當要更加要嚴格要求他,敢於直面自己的錯誤,要勇於承擔。所以,兒子犯了錯誤,就要略施小懲,既是讓他長記性,也是要讓他懂得承擔責任的道理。

2.要有擔當,要學會照顧和保護身邊的人

你是不是經常在綜藝節目中看到不少是星二代小暖男?他們懂得照顧小妹妹,懂得謙讓女生,甚至還會幫媽媽分擔部分家務。其實,這些都是父母教得好。

擁有優越條件的明星家庭都如此,何況是我們普通家庭?家有兒子的,一定要教導他,做男人最可貴的是有擔當。

我們是男孩子,男孩子比較有力量,就要懂得體貼和保護身邊的人,尤其是身邊的女性。這些女性不僅包括同齡人或者小妹妹,還包括媽媽、奶奶和外婆,以及其他長輩。

在這方面,做爸爸的就要身體力行,給兒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讓孩子跟著爸爸一起做一個有擔當的、會照顧人的小暖男。

3.消極情緒並不可怕,要懂得適當釋放和調整自己

「男兒有淚不輕彈」這是已經嚴重過時的老話,在生活節奏繁忙而又迅速、大家壓力倍增的今天,早已經不再適用。所以,對於兒子,我們不能再以這句老話來要求他。

相反,鑒於現在越來越多類似抑鬱症、狂躁症、睡眠障礙這樣的疾病,我們應當幫助孩子從小正確認識、感知自己的情緒,推薦他養成一些良性的情緒釋放方法。

比如,難過的時候,可以在自己房間裡哭一會兒;被父母冤枉了、很生氣,可以跟父母說出來;突然不開心,可以去吃一點自己喜歡的食物……

這樣,孩子形成自己的一套情緒釋放或者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將來成人,在遇到極大的壓力或消極情緒時,他也懂得如何面對和調整,而不是任由不良情緒悶在心底、抑鬱成疾。

父母對孩子三觀的影響是直接而長遠的,家長用什麼樣的原則要求孩子,對孩子說什麼樣的話,那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如果你想兒子將來成為一個有擔當、有高度責任感、懂得體貼他人同時又知道照顧自己的好男人,那父母從現在就要行動起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孩子施加正向積極的影響,而不是充當反面教材。

今日互動:你對兒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UFfom0BMH2_cNUgSo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