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吞下玩具,媽媽救了孩子害了自己,家長要了解這些急救方法

2019-11-12     南夕媽媽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面對很多的危險,而身為孩子的監護人,家長一定要扮演好「急救人員」的角色,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出手相助,幫助孩子度過危機。

大人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對孩子實施急救才是對孩子的生命負責

在救助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首先要保證安全的就是自己,當我們乘坐飛機的時候,觀看急救演示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氧氣面罩掉下來時,正確的做法就是大人先帶好,再去幫助孩子。

這種情況是父母和孩子同時遇見危險的情況,那麼,當孩子自己遇見危險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了解相關的急救知識,這樣才能幫助到孩子。

孩子在兩種危險情況下的正確做法

01.燙傷

國家衛生部門有關數據顯示,每年至少超過14萬的兒童被燒傷燙傷,這樣的數字足以讓所有的父母去了解正確的燙傷急救處理方式。

燙傷有五字真言「沖、脫、泡、蓋、送」,治療的最佳時間就是燙傷後的2分鐘。

  1. 沖:燙傷後,要立即把孩子的燙傷的部位放在涼水下沖洗15分鐘;
  2. 脫:之後傷口處的衣服脫下來,要是發生黏連就剪開,不要硬脫;
  3. 泡:將燙傷的部位放在冷水中浸泡,不要放在冰水中,冷水即可;
  4. 蓋:用乾淨的紗布蓋住燙傷處,不要塗抹任何東西;
  5. 送:送孩子去醫院。

在孩子燙傷的時候,家長自己不要慌,冷靜幫孩子處理傷口,才能將孩子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

02.誤吞異物

一位媽媽在救助誤吞樂高的孩子時,沒有使用正確的急救方式,而是將孩子誤吞的積木用嘴吸出來了,不幸的是,這個積木卡在了這位媽媽的氣管,最後孩子沒事,媽媽卻被送進了醫院。

這樣的事情發生就是因為家長不了解正確的急救知識。

  • 當發現孩子誤吞異物的時候,如果卡在喉嚨處,孩子出現了呼吸困難,就要當機立斷給孩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 如果孩子吞下去,沒有明顯不適,就要及時將孩子送到醫院,將異物取出。

像是故事中媽媽的做法,就是一種很錯誤的示範,雖然孩子吞下的異物被成功地吸出,但是自己卻親手把自己送去了醫院,如果孩子就此失去了媽媽,可能就會成為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家長就是要當孩子的「小叮噹」,時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和孩子一起在危險中全身而退。

今日互動:家長們還知道哪些急救小常識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告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JKyYG4BMH2_cNUgguG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