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執行1000元的贍養費?法官打開當事人心結,化解父子矛盾

2020-03-24     四川政法聲音

近日,三台法院執行法官用溫情化解申請人內心的「冰冷」,一起矛贍養糾紛執行案件在執行法官的努力下成功執結。

案情回顧:

申請執行人周某是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膝下有一兒三女,他以自己年歲已高,老伴去世生活困難為由,於 2018年11月將兒子周某某訴至三台法院,要求其承擔贍養費。法院判決周某某按每月260元標準,在每年的6月、12月底前分兩次給付贍養費。

矛盾重重 陷入僵局

2020年2月7日,周某向三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2019年7—12月贍養費。接到案件後,承辦法官張傑陷入了沉思:「標的僅1000多元的追索贍養費案件,執行周期長、時間跨度大。如果被執行人每次拒付贍養費,申請人每半年就要申請一次,強制執行又會加重家庭矛盾,若不從根本上轉變被執行人思想,執行就會進入惡性循環,老人的養老就始終是個問題......」。

一番思量後,張傑決定在解決贍養費的同時,要盡力彌合父子關係,從根本上解決這個案件背後真正的問題。

經網上查詢,周某某的帳戶僅有100多元存款,法院無法通過凍結、劃撥被執行人銀行存款的辦法執行。在依法向被執行人周某某郵寄送達執行通知書、財產申報令等相關法律文書後,被執行人一直杳無音信。

幾番周折後,張傑通過電話聯繫到周某某,周某某稱去年5月就將應付的贍養費交到村社幹部處,對於法官提出的與其父親和解的提議,其直接拒絕並掛斷了電話。而周某多次要求對其子進行拘留,並表達若未能執行到贍養費就到法院養老等不滿意見。案件執行一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僵局。

打開心結 執行調解

為化解困局,張傑帶領執行小組多次與周某某進行溝通。一方面將法院判決書確定的應履行義務向其說明,並詳細講解拒不執行的法律後果;另一方面,從子女盡孝的角度,給周某上了一堂深刻的「孝道」課,讓他認識盡孝是子女的本分,是應盡的義務。通過多番釋法明理,周某某終於敞開了心扉,向法官道明原委。

原來,周某某本人並非不願支付贍養費,只是他父親因有多種惡習,長期給他及家人招惹是非,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形成了幾十年的積怨。周某某擔心父親將贍養費花光後又來找他要,所以判決的贍養費是請村社幹部轉交給他父親的。

(法官調解父子矛盾)

了解到周某某的情況後,張傑決定登門核實並幫助化解父子的矛盾。3月5日一早,張傑一行驅車來到周某某所在的村社,向當事人所在村委會核實周某某贍養費的給付情況。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下,張傑取得了周某領款憑條、證人證言等相關證據後,了解到周某某已將案款支付完畢情況屬實,只是因雙方在贍養費的支付方式存在爭執,周某才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在與村社工作人員的交流中,張傑了解到周某正如他兒子所訴,因自身惡習與家人積怨已久,甚至與前來調解的村社幹部多次發生爭吵。

真情調解 圓滿執結

在了解相關情況後,張傑及村委會工作人員分別對周某、周某某做了思想教育工作,通過講親情、說道理,耐心細緻的調和,讓雙方都認識到了自己錯誤。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努力,雙方當事人最終對贍養費由村社幹部監督代管、代付的支付方式達成共識,周某某當場支付了2020年贍養費1000元,並承諾此後會按時支付贍養費,盡到應盡的贍養義務。

(當事人支付贍養費)

「謝謝人民法院、謝謝你們這樣的好法官、好乾部,謝謝你們幫我們解決糾紛……」周老漢連聲向法官表示感謝。看著周某舒展的眉頭,看著父子倆重新握手言和,執行法官們的心裡也湧起了陣陣暖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T83DnEBnkjnB-0zpO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