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消除了加密貨幣方面的擔憂,但是長期影響會如何?

2020-04-29     巴比特

最近,我們看到一張泄露的照片,其中顯示中國農業銀行發行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DCEP,即人民幣代幣的官方版)的電子錢包。這張照片暗示了這種電子錢包支持數字資產轉換、錢包管理、交易預定、資金支付和收取等功能。與中國人民銀行關係密切的知情人士透露說這張外泄的照片是真實的,而且目前只有白名單上的人才能獲得這張照片。目前中國有4個城市正在試用這種代幣:深圳、雄安、成都、蘇州。中國人民銀行的官員似乎對這一傳聞保持緘默。

去年8月,福布斯雜誌報道稱中國將在試用結束後的幾個月後發行DCEP(數字貨幣電子支付),且會將DCEP分配給七家金融機構,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聯、騰訊公司、螞蟻金融服務集團。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會發生,因為中國人民銀行擔心DCEP造成的脫媒效應,而且該銀行可能繼續依賴各家銀行發行DCEP。傳言中還稱DCEP最初將在深圳發行,市民可用其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是不是「矩陣世界」對「新錫安世界」的報復?是不是真的會對比特幣十分不利?大多數中國人對政府的信任程度超過西方人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很多人相信中國DCEP的發行將讓比特幣苦不堪言,因為受監管的代幣將取代不受監管的代幣。然而,現實情況是,比特幣更像是一種數字黃金,是一種新型的價值儲藏手段,它可以抵消未來的通脹。而DCEP更像是USDC這類受監管的穩定幣。DCEP甚至不可能打敗泰達幣這種不受監管的代幣。

政府是中國DCEP的超級管理者,會嚴格審查一切使用DCEP的交易,而比特幣投資人基本上是在尋求避難所,以規避政府監管,並保護其財富不被通脹所稀釋。他們不想被追蹤,也不想納稅,而這與DCEP恰好背道而馳。我們尚不知道中國政府是否會允許DCEP與加密資產互相兌換。我們的猜測是「不」。但如果答案為「是」呢?那麼DCEP就會與Libra、USDC這類受監管的穩定幣展開競爭。事實上,發行DCEP的目的是要對抗Libra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這也昭示出中國想進一步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我們都知道當前的國際支付體系是基於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而這套體系在當前的環境下對中國非常不利。中國迫切需要一套新的跨境支付體系,以繞過SWIFT,所以DCEP的概念才會應運而生。Libra的公告讓中國更加擔心美國會強化其對國際支付體系的控制。此外,中國還擔心Libra會在中國大陸形成事實上的美元市場,因為這樣的市場最終也必定會被捆綁於美元。這就解釋了中國為什麼會在Libra引入之後突然加快DCEP的試用速度。

因此,DCEP的目標不是加密貨幣,也不會與這些貨幣競爭。此外,如果中國百姓逐漸接受DCEP並且日漸熟悉區塊鏈錢包和貨幣劃撥功能,那麼就會打下廣泛的群眾基礎,中國人就會接受加密資產,而以前對區塊鏈的不理解嚴重阻礙大多數人進入加密貨幣領域。這樣會形成長期存在的積極性催化劑,而且確實能消除短期內的顧慮,不過人們總是會高估短期的影響,而低估長期的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R2lw3EBiuFnsJQV3d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