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哭成狗,這次強烈為鄧超打call

2019-07-18     桃妖不是妖

文|桃妖不是妖

六月份的時候,就聽上海的朋友說《銀河補習班》「炸了」。太多劇情讓人感同身受,平時自詡大老爺們的他在觀影時也忍不住抹了一把眼淚。他說,自己當爸爸後,才真正明白了父親。

周末去看了影片,即使已有一些預期,但在真正觀看時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

鄧超是真正把身體和精神交給角色的演員,這一點眾所周知。拍《烈日灼心》時,為了死刑那場戲,鄧超直接要求用葡萄糖代替藥物,親身感受角色內心世界;和張藝謀導演合作《影》時,為了角色的真實性,他先增重20斤,又暴瘦40斤,最終成功將兩個心性經歷都不同的人物生動地表現了出來。但在看《銀河補習班》時,我感受到的是真真正正的心疼,真的太喜歡「馬皓文」這個父親形象了。

一方面,這個角色幾近完美,他簡直就是每個孩子成長道路上最想擁有的父親理想型。相比媽媽的打擊式教育,他不會成天數落兒子馬飛「缺根弦」,不會恐嚇他考不上清華北大整個人生就會失敗,以後只能靠賣煎餅為生。相反,他一直告訴他「你是最好的」,那崇拜的眼神讓兒子簡直以為自己是少年愛因斯坦轉世。

他就像一個超人,保護著孩子所有的夢。馬飛從班級墊底考到倒數第五,他夸兒子天才;臨近期末所有人都埋首書海,他卻帶著兒子逃學去看了他心心念念的航天展;考試作文被打了零分,他鼓勵兒子在領導面前朗誦了那篇作文,比起所謂的標準答案,他更在意一個孩子的想像能力,更在意他的世界。就像他說的,清華北大不是你最終的人生目標。重要的是,你要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人生就像射箭,而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連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話,那每天的拉弓就毫無意義。」

另一方面,馬皓文就是生活中父親的真實寫照。睿智開明如他,也從沒對兒子說過一句「我愛你」,卻將這份愛化作春風細雨,灑在每個不起眼的角落。物資匱乏的年代,只因兒子一句想要電腦,他又是搬磚做苦力,又是賣血換錢。設計師出身,又擔任過火炬手的他說自己是個很驕傲的人。但為了兒子,他把自己低到塵埃里。只是在「功成名就」時淡淡一笑,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沒人知道,那段時間他其實天天為錢發愁。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1998年特大洪水來臨的那一幕。直到現在我仍清晰地記得烏黑黑的洪水一波又一波湧來的恐慌,以及馬飛在洪水中漸漸虛弱的呼叫。兒子丟失的恐懼還沒過去,眼下又要經歷生離死別,我根本無法想像作為一個父親,馬皓文此時的恐懼。只記得滿身泥水的他失去理智般衝過人牆,在渾濁的夜色中一遍遍喊著兒子馬飛的名字,以及巨大的恐慌中他唯一能告訴兒子的求生方法。那一刻,一個父親的恐慌、心裡死死咬住的希望交雜在一起,看著特別揪心。

為什麼向你安利它?我喜歡它虛幻的美好,喜歡它現實的扎心。喜歡它保護了一個孩子的夢,喜歡它對當下教育中某些漏洞犀利的批評。喜歡馬皓天作為別人眼中的罪人,守住了自己的尊嚴,從不認輸。也喜歡這部電影里,處處流露著父親的苦心。

爸爸去世後的某一個父親節,鄧超試著給那串熟悉的號碼播打了個電話,是空號。他說,「好希望電話能通,哪怕是陌生人,我會聽很久很久。」這部電影是鄧超送給父親的禮物,也是寄予自家小孩一份美好的祝福。

有機會的話,帶上父母去看《銀河補習班》吧,借著這個機會說一句我愛你們,似乎也不是什麼難為情的事。當然,也希望導演鄧超以後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優秀的作品,期待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OPLCWwBmyVoG_1Z-R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