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國產手機就是純屌絲,基本上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狀態,自己人也看不起,但是2007年的喬幫主為手機帶來了新的方向,然後國產廠商就開始摸索這心的方向,但是我依舊記得我喜歡的第一部智慧型手機是魅族的M8,也是讓國產手機看到了希望,但是此時此刻,第一批擁抱智慧型手機的四位大咖也出來了,那就是「中華酷聯」,中興 ,華為,酷派,聯想。
中華酷聯
他們當時是運營商渠道,採用的是機海戰術,雖然把價格壓到千元,但是依然無法撼動,蘋果和三星,甚至連頹廢的諾基亞都比不了,但是他們卻保留了國產手機的星星之火,那麼星星之火有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天選之子,帶風的男人,帶領這片星星之火燎原,2011年他終於來了,歷經萬水千山終於來到人們身邊。這位帶風的男人還順便說了一句「are you ok」。
are you ok
小米科技
那這個人我們也就自然就了解了,就是我們的雷布斯,2011,小米一代橫空出世1999元,從此也就開始了逆襲之路,而且在同時期魅族和oppo也推出了安卓機,可以說如今的大佬都是在2011年起家的。
雖然當時安卓還沒有如今的大哥地位,諾基亞依舊占據國內20%的市場份額,但是小米憑藉高性價比與飢餓營銷,讓他一度問鼎冠軍。
這個時候,大家都看到,臥槽,還可以這麼玩兒,2013年大家紛紛推出了高性價比的子品牌,華為派出了榮耀,中興推出了努比亞,小米也有了紅米,魅族也推出了魅藍,這種總性價比手機算是紅海前夜的一次小高潮,這裡走一個小插曲,2016年,華為出貨量1.39億台,其中大部分是榮耀貢獻的。
榮耀
華為榮耀
看到人家都在搞子品牌, 聯想的事業心激發了一下,瘋狂創建子品牌,從,K,S,P,A到樂檬,以及黃金鬥士,一下子扔出來六七個,堪稱子品牌狂魔,甭說用戶知道買哪個系列,就連聯想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應該生產哪個,最後又全部砍掉,都恨不得把聯想手機砍掉。
聯想
低價手機,就如同洪水猛獸,加劇了手機市場的洗牌速度,並且快速席捲了市場,但是,盤子就那麼大,來了這麼新朋友,肯定是裝不下的,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諾基亞和HTC(火腿腸),在2015年國內手機出貨量,這兩位大兄弟就很榮幸了成為了「other」其中驕傲的一員了。
HTC
諾基亞
從2011年到2015年,國內市場真是就是國產手機的主場,歌聲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就算怎麼剛強也會溫柔起來,血不可能一直流,畢竟就那麼點血。2015是一個洗牌期,把很多手機廠商永遠的留在了2015,據統計2015年共有136家手機廠商倒閉,不成功便成仁。
雖然有些手機廠商活了下來,但是高枕無憂的幸福並沒有來。2016年華為的銷售量上漲了30%,但是利潤降低10%,小米的市場也從17%直接降至9%。這個時候小米的網際網路式營銷已經不新鮮了,同時利潤也成了一個大問題。哥兒幾個相互鬥了好幾年,但是沒賺到錢。
一時間所有廠商高喊「活下去」,華為用mate系列衝擊高端市場,小米百貨也就在路上了,當然這個時候賈老闆也出來了,大搞生態學。用「生態化反」成功的把酷派給搞趴下,之後再也沒起來過。反正這一時期,倒閉的倒閉,聯姻的聯姻,牽手的牽手,各顯其能。
面對的國產手機的崛起,蘋果仰仗著系統優勢強勢生存,但是三星可沒有多幸運,他在中國市場已經是隱居了。
如今稱霸中國市場已經是小志向了,國產手機早就放眼國際了,2017的出貨排名中,前七名其中有五家國產品牌(鼓掌啊,看我干哈呀)。
這只是榜上有名額的企業,還有許多只在非洲發展的企業,他們也不乏上億銷量的大公司,聯想雖然在中國失去了機會,但是在國際銷量一度超過小米,所以中國企業開始瓜分世界市場。
目前中國和歐美的市場已經出現疲軟,現在公認的潛力市場就是印度,而國產手機在印度的市場份額超過40%(繼續鼓掌,別看我)。
超高的性價比,以及親民的價位,讓國產手機已經享譽全世界,從無到有只用了8年時間,今天我們國產手機也把發布會安排在9月,叫板龍頭企業,不得不說這就是崛起,這就是奇蹟,雖然還有很多的核心配件還需要國外公司的支持,不過我相信不久之後,繼續在這種市場的淬鍊下中國企業能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真正的稱霸手機市場。
我想這不僅僅是一部國產手機的辛酸史,這也是國產手機的奮鬥史。同時這只是我們國家走向偉大復興中的一個縮影。所以勵志的事情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不要老想你沒上985是怪學校不努力,你現在還是單身都怪別人瞎了。
最後,看完這篇文章的有識之士默默對自己說一聲加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