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活動大年,CBDC研發進展狀態、何時推出已成為國際貨幣金融領域的熱門話題。
2月21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由烏克蘭央行主辦了一場小規模研討會,主題為「中央銀行電子貨幣:支付的新機遇」。參會者既有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加拿大、南非、芬蘭、尼德蘭、烏拉圭等國際組織和央行的代表,也有參與幾個央行CBDC研發的埃森哲公司、烏克蘭電信運營商Kyivstar、參與烏克蘭央行e-hryvnia 試點的Attic實驗室等金融科技界代表。這是今年以來第一個官方主辦的以CBDC為主題的專門會議。
研討會會標
烏克蘭央行國家雖小,近年來國內外也不太平,但在CBDC研發方面卻走得較快。2016年啟動了央行數字貨幣E-Hryvnia的試點項目,嘗試發行了5000個E-Hryvnia,在項目過程中,測試了作為零售支付工具發放CBDC的區塊鏈平台,並對由此帶來的宏觀經濟效應進行了分析研究,並著手嘗試商業模式的開發。
烏克蘭央行行長Yakiv Smolii
烏克蘭央行行長Yakiv Smolii在開幕式致詞中稱:
「2020年里,CBDC的存在已經是一個無法更改的事實,惟一的問題就是誰來發行,什麼時候發行。」
這段話的表述和達沃斯論壇CBDC主題主持人的話如出一轍。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都在會議上報告了全球CBDC發展的總體情況。
加拿大和南非央行代表向報告了「銀行間結算使用的CBDC」的案例研究,瑞典和烏拉圭央行代表提供了「作為現金等價物的CBDC」的案例。
加拿大央行代表報告Jasper項目
瑞典央行代表報告e-krona的研發
會議圍繞兩個專題進行了小組討論,幾個國家央行代表參與了「CBDC的前景與機遇」小組討論,烏克蘭央行和部分國內商業銀行參與了「CBDC在烏克蘭支付的前景」的討論。
代表發言並不全是一片倒,如加拿大央行代表Scott Hendry稱:與現行高效的中心式體系相比,DLT似乎並沒有帶來更多好處。烏克蘭央行行長談到e-hryvnia前景時也說:當我們確信不僅技術上可行,而且不會影響物價和金融穩定時,我們會考慮發行e-hryvnia。
召開這類會議的目的正是為各國央行代表、相關利益群體、各類專業人士提供一個平台,分享交流發行CBDC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監管。
此外,據日本時報報道,日本財務省、金融廳和日本央行最近已幾次舉行會議,討論數字貨幣的經濟影響,加強CBDC研發分析的合作。 在本月的22-23日G20沙特會議上,CBDC的話題也必然出現在議事日程中。據歐央行行長拉加德發布的消息,第一天會議就觸及了全球經濟數字化的問題。
看來,今年的CBDC研發國際形勢,已不再是光說不練,而是又說又練,你追我趕,到底能走多遠,還要看當局者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