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夕,記者從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政府出發,沿著蜿蜒的水泥路驅車40多分鐘,來到「全國勞動模範」「全國自強模範」稱號獲得者楊廷相位於西邑鄉真峰村新寨自然村的家裡。
今年76歲的楊廷相雙腿高位截肢,多次遭遇家庭變故,卻始終憑著一股幹勁,與困境頑強抗爭。他拄著自製的雙拐,幾十年來,以窩棚為家,與樹林為伴,用頑強的意志守護了千畝林地。
他的故事,是一曲感人肺腑的「不忘初心」。
活出個樣子給自己看
楊廷相年幼時,所在的真峰村高寒缺水,大家都為吃飯的問題發愁,身為長子的楊廷相早早就擔負起了照顧弟妹的責任。1969年,楊廷相因為右腿脈管炎不得不截除了半條腿。農活幹不了,他就放豬、養雞、養蜜蜂,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來維持家庭生活。
1971年初,楊廷相向村幹部提出守護集體山林的要求,村幹部了解他的「犟」脾氣,便答應了他。此後,他來到離家3公里的山上,以窩棚為家、與樹林為伴,當起了山林「守護神」。沒想到,1981年,楊廷相的脈管炎再次發作,他的左腿也截了肢,一連串的打擊讓楊廷相痛不欲生。「那段時間曾想過一了百了,但是一想到父母親和孩子,想到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又覺得不能把包袱甩給社會和他人。」
想清楚了今後的方向,楊廷相自製了一副「特殊」的雙拐,天天在家裡練習走路。經過幾個月的練習和幾百次的摔倒後,他終於又能「走」出家門了,讓大家沒想到的是,他毅然選擇重回窩棚,繼續守護山林。
眼下,真峰村的森林覆蓋率是全鄉最高的,達到52.12%。「是楊廷相的精神感動了大家,從1987年開始,我們就發動全村黨員向楊廷相同志學習,組織大家開展植樹造林。」村黨支書楊學榮說。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作為一個人,要給子孫後代留點念想!」
楊廷相的家是一個被果樹和森林包裹著的山區人家。家在林中、人在林中,鮮花怒放、蜜蜂飛舞。在他家的大門口種著十多棵樹,他拄著雙拐邊走邊向我們介紹:「這些梅子樹每年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他說,現在年齡大了,每天在家用竹子編農具一年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加上賣蜂蜜和養豬、養牛的收入,一年下來,收入兩萬元錢不是問題。
副支書楊明朝介紹,多年來,楊廷相給全村黨員免費送過100多株親手嫁接的木瓜苗,給真峰村全村群眾送過2000多株花椒苗。近30年來,楊廷相還免費為全村群眾嫁接核桃、梨樹、櫻桃樹等。「有時候,鄰村的群眾請他去嫁接果樹,他要拄著拐杖來回走三四個小時的山路,想想都不容易。」原村黨支書張元秀敬佩地說。
在艱難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楊廷相身殘志堅,走得無比堅定,他的事跡在隆陽區乃至保山市廣為流傳。1991年5月,楊廷相到北京出席了首屆「全國助殘先進集體、個人暨自強模範」表彰大會,榮獲「全國自強模範」光榮稱號;1995年5月,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2019年以來,西邑鄉黨委和真峰村黨支部把楊廷相作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身邊典型,開展了向楊廷相同志學習系列活動,並邀請他給大家講黨課。他說:「作為一個老人,要為兒孫當好助手,給子孫後代留點念想;作為一名黨員,必須力所能及為社會做點事情,年齡越大越不能閒著。」他用生命的質量抵禦了時間的流逝。
記者 李建國/文 通訊員 楊榮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