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的「晉江時辰」

2019-07-29   晉江經濟報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

最近,垃圾分類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生活垃圾如何分類?分類後如何處理?當大家在調侃「被垃圾分類逼瘋的上海人」時,其實,晉江垃圾分類也已悄然開始。

深滬東華村,垃圾分類宣傳進村。

深滬東華村,村民領取分類垃圾桶。

今年,晉江在全市19個村(社區)、47個市直機關單位、55所公辦小學、7個車站及公交站、2個體育場館、2個演出場館和機場等133個場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按照計劃,今年第三季度要全面開展垃圾分類試點行動;第四季度完成驗收。目前,晉江垃圾分類試點有序推進。

奧林春天小區,居民把報紙與生活垃圾分別放入「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個桶。

梅嶺梅庭社區,可回收垃圾置換生活物品。

「充電寶、燈管、電池等含有重金屬或有毒有害物質的,是有害垃圾;具有可回收利用價值的塑料、玻璃、金屬、紙張、紡織品,是可回收物;剩飯剩菜、瓜皮果殼等有機易腐垃圾,稱為餐廚垃圾;紙尿布、煙頭等不能進行有效利用的垃圾,是其他垃圾。」晉江市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說,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垃圾處理面臨著巨大壓力,分類能使各類垃圾得到妥善處理,達到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的,從而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

靈源曾林社區,分類垃圾桶有了防護罩。

連日來,本報記者深入各試點村(社區),用鏡頭記錄晉江垃圾分類開展情況。我們希望,大家一起從日常開始,從源頭減量,從源頭分類,讓垃圾分類真正得以實現,讓我們的環境更加宜居美好。


本報記者:胡志法 陳巧玲 文圖

本期編輯:陳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