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制定學習計劃的五大原則

2020-07-20   高三學霸君

原標題:高中生制定學習計劃的五大原則

原則一:張弛有度

計劃的時間不能定的太緊,否則有些意外就不能完成了,反而會影響考生的心態。做計劃要做到張弛有度,即考慮到考生的現實情況,又要考慮到一些不可預知的外界因素。

原則二:前松後緊

高考是考生面對的第一次重大考試,對於考生而言,他們尚不能完全理解高考的重要性,因此對於高考學習計劃的制定要做到前松後緊,也就是說從高二暑期開始就要制定較為合理的學習計劃,起初制定的較為寬鬆,隨著高考的臨近,學習計劃要逐漸變緊,讓考生逐步進入學習狀態,避免揠苗助長的行為。

原則三:因地制宜

優等生查缺補漏:優等生,也就是成績在重點線以上的考生。優等生在分數上具有領先優勢,然而仍然存在自身的弱科弱項,在制定學習計劃時重點是把弱科補好,讓強科更強。只有這樣才能使各科均衡地向前發展,而不至於擔心考試中弱科弱項隨時可能帶來的隱患。

中等生補足弱項:中等生,基本上是成績在一本線上下的考生。弱科弱項是中等生們感到特別棘手的地方,但也確實是提高成績最具希望的地方。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家長們要適時的提醒考生重視對弱科的複習鞏固,避免一提到成績,考生要麼只看到自己最出色的科目而忽略了弱科的存在,要麼只看到自己最薄弱的科目而失去了複習的信心。

成績不理想的考生要夯實基礎:所謂學習成績不理想的考生,也就是成績在專科線上、二本線偏下的考生。全面夯實基礎是關鍵。高考命題是以中檔題和基礎題為主,這部分題目大約占了全部考題的80%左右。因此,在制定計劃的時候,要特別關注基礎知識的複習。

原則四:周密具體

科學的學習計劃要做到具體和周密,考生在執行學習計劃的過程中要有明確的方法和具體的目標,每天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流程都要做到計劃周密,執行有力。

原則五:溝通總結

在學習計劃執行過程中,家長要與考生進行定期的溝通,一方面要檢查學習計劃的執行進度,另一方面要看學習計劃是否需要進行修訂。在學習計劃完成後,家長要與考生就學習計劃執行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進行總結,為制定下一個學習計劃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