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藥物性鼻炎,鼻炎在自我治療上4點誤區

2019-08-06   下班來點精氣神

鼻炎是十分常見的五官科疾病。

然而由藥物引起的鼻炎——藥物性鼻炎卻鮮為人知,這常是由於濫用滴鼻藥(包括噴霧、吸入法)所引起的。

臨床上常可碰到類似病人,而病人誤認為是自己的「鼻炎」比較頑固,才屢治不愈,根本未曾想到是用藥不當所致。

因此,要提醒大家注意。另外,現在有些患者在自我治療上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對鼻炎不夠重視。

許多患者認為鼻炎是小毛病。實際上鼻炎的危害很大的,長期得不到治療很容易引起鼻息肉、嗅覺障礙、聽力障礙等問題,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還非常容易合併哮喘。

濫用藥物。

有不少人在鼻塞時長期用滴鼻凈等收縮血管的藥物,用後立即見效,但過幾小時又要再用。殊不知這類局部鼻黏膜減充血劑是不能長期用的,最多不應超過5~7天,否則會引起藥物性鼻炎。還有不少病人誤認為鼻炎當然是一種感染,所以濫用抗生素類藥物,導致耐藥性及菌群失調的發生。

早期局部用藥即可控制的簡便治療方法被人為複雜化。

目前市場上有鼻噴劑供患者使用,這樣可以使藥物直達患部,減少全身用藥的副作用,比如伯克納鼻噴劑,而且價格也並不比口服用藥貴。

間斷用藥。

很多病人應用鼻炎藥物剛剛起效就擅自停藥,使得鼻炎反覆發作。其實鼻炎如果能做到預防用藥則效果更佳,比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如果能在鼻炎發作時提前半個月噴伯克納,可以極大地減輕發作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