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30萬鎊哭窮:倫敦收入最高的打工仔那些心酸...

2019-08-08     低齡留學楊老師

我們都知道,倫敦是全球高凈值人士密度最高的城市。根據萊堃今年的數據,如果用3千萬美元(約合2億人民幣)作為超高凈值人士的身家基準線,倫敦約有4944名身家超過的高凈值人士常住。這在所有參與排名的城市裡是最多的。


當然,超超超超超...高凈值人士,指的也不過就百分之0.0000..1%那一群人。金字塔頂最接近太陽的砂礫,我們高攀不起...

不過,如果以總人口的1%來計,這個高凈值群體的涵蓋面就比較廣了~而這1%的高收入人群,也被稱作「1%俱樂部」

根據倫敦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的最新數據顯示,就全英來看,年收入超過16.2萬英鎊(約合138萬人民幣),就已經步入了全英1%俱樂部...


在倫敦,年入需要超過30萬英鎊(約合256萬人民幣),才有資格當富人...


這是什麼概念呢?這樣說好了: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倫敦目前的平均年薪是3.57萬英鎊。


這3.57萬英鎊的薪水,按倫敦平均房價計算的話,夠買6.1平米的房子,差不多是兩個這樣大的帳篷的占地面積。


在2008年,倫敦的平均薪水約為3.1萬英鎊,這個價錢在當時夠買10平米的房子(也就是一個停車位)...


當然,真正要買房的話,也不是辛苦工作絕食一年就能幹成的事兒~不過,這數據要告訴我們的是:在倫敦若想當富豪,年收入至少得是人均平均工資的10倍。

如果人到中年的話,想要成為同齡人中的有錢yin,就需要掙更多了。一個中年男性需要掙到70萬鎊(約合597萬人民幣)一年,才算是同齡人中的富豪。


不過,LSE發布的另一份報告里顯示,這些1%俱樂部的佼佼者,並不覺得自己掙了很多。

接受《衛報》記者採訪的一位金融從業人士說:


「我不覺得(自己掙了很多錢),因為和我打交道的某些人,日入百萬甚至千萬鎊的大有人在,不過倫敦有錢人多嘛!如果我回到我家鄉,那我肯定算掙得多的。」


另外一個接受採訪的資深投資銀行家,年入數十萬英鎊,也不覺得自己特別有錢。他告訴記者,他家小孩念的私立學校里,坐擁1億英鎊+祖上積累的那種家庭才算有錢。


「掙幾十萬鎊還算好吧,」這位銀行家告訴研究員,「但是和我孩子同班同學的家長一比,我就感覺自己很窮。那些爆有錢的家長有大量的時間陪孩子,因為他們要麼不工作,要麼就是做對沖基金,有時間接送孩子上下學。」


這個銀行家的兒子他們班,10個家庭里有9個身家都是1億英鎊起。他說,這(1億英鎊)對他來說才叫有錢。


同時,他還指出,財富要用資產而不是薪水來定義。就他了解,倫敦很多人坐擁的資產(不動產和其他投資)就超過1億英鎊。


而在全英國,年收入超過99萬英鎊(約合845萬人民幣)的,就進入0.1%俱樂部了...


研究對象里有個對沖基金經理,年入千萬鎊。他把自己的高收入歸功於自己強悍的定價權。


「我們就像球星,」這位經理說,「比如魯尼去找曼聯談,一開口就要20萬鎊一周,不然自己就去其他球隊踢,曼聯肯定同意啊。成功的基金經理也是一樣,如果你能給客戶掙錢,客戶就會同意你的要求。」


一般來講,基金經理收總基金的2%做手續費,再收20%的投資提成。


2015年,全球最會賺錢的25個對沖基金經理,總共賺了130億美元。這個數字比納米比亞,尼加拉瓜和巴哈馬斯三國的經濟體加和還要大。


這還不算多。2013年,top 25人賺了210億美元。


英國收入最高的對沖基金經理Chris Hohn,在2015年賺了3億美元。


凱特王妃的妹夫James Matthews也是對沖基金老總。2007年,他管理著10億英鎊資產;到現在...他應該距離10億英鎊富豪不遠了。


很多在對沖基金幹活兒的高薪族,都在英國精英名校上過學。比如這個James,他就曾是頂尖私校Uppingham的學生。


而靠著脫歐公投「黑天鵝」賭英國投脫的James小哥,大賺1.1億英鎊那個James小哥,是哈羅公學的老生...


嗯,現在我們可以基本了解英國的金融富豪都把孩子往哪兒送了...


研究員表示,1%俱樂部的通常為0.1%俱樂部的幹活兒。


這樣一來,鄙視鏈就很明顯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在一邊吃上層丟下來的殘羹剩飯,一邊前進罷了...


負責這項研究的Hecht博士說,當1%俱樂部頻繁與0.1%俱樂部接觸時,後者的生活方式會讓前者產生挫敗感。

另一個接受調查的對沖基金經理說,自己目前很想要買一輛私人飛機,但是錢不夠。他覺得如果他更有錢,對國家是有利的,因為這樣他就會交更多稅...

總之,人的錢越多,就會越覺得自己窮...吧!


整個研究過程中,最讓平民感到鼓舞的一句話,是那個投資銀行家說的。


「1億英鎊很多,但並不是高不可攀的多,」他說,「任何有激情和自驅力的人,都可以在短短20年里,白手起家掙到1億英鎊。」


他這一席話,讓人忽然想起了國民公公的小目標。


順便說一下,剛剛提到那個年入3億美元的Chris Hohn,是白手起家的喲。這個從南安普頓大學考到哈佛商學院的後期開掛學霸,雖然被前妻分去3億美元,他的凈身家還是高達31億美元...


看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全世界的有錢人都這樣告訴我們。


所以,下一個20年,你打算怎麼過呢?加入0.1%俱樂部,還是流浪地球呢...

不過,太有錢了也很讓人困擾。參加調研那個匿名的對沖基金經理說,自己沒法把錢給花出去。


「有人說我可以買名畫,」他說,「可是我都有好多名畫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eSH12wBJleJMoPMSs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