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很多企業開始降薪裁員,該如何在未來提升你的收入?

2020-02-20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了復工之路。很多人,在這個春節,艱難地熬了過去。然而,復工後,更難熬的才剛剛開始。

陳林是一家製造業公司的項目專員,工資6000。疫情發生後,他早早就回到了深圳自我隔離,本來公司說要2月10號復工,可是臨時又通知不能復工,直到2月17號,公司才接到政府的復工批准,正式復工。

本來復工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陳林回到公司之後,卻接到了經理的通知,公司要全員降薪,全員降一半。如果工資的一半比深圳的最低工資低,那就發最低工資。因為深圳的最低工資是2200元,所以,有員工最多只拿2200元。其中,降薪為期3個月,3個月後,如果公司發展得好,恢復到原工資。並且,降的工資可以補發回來!

老闆表示,如果員工不同意,公司只能關門了。

員工集體反對。員工表示:理解公司的困難,但是也請公司理解我們的困難,我們還要生活,還要付房租,還貸款等。

可是,這恐怕很難改變事實。不管是對企業還是員工,確實是騎虎難下。

改變現狀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你自己

前幾天,西貝莜麵村董事長接受採訪時,曾坦言:當前西貝400家線下門店基本都已停業。倘若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帳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而松鼠AI創始人栗浩洋在朋友圈表示:公司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緩發並補齊。

圖片來源:栗浩洋朋友圈截圖

所以,現在很多員工,不得不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失業;二是收入減少或者沒有。

面對這種狀況,企業和員工都很無奈!因為這是環境的原因造成的,誰都沒有辦法去改變。

在降薪的日子裡,該如何增加收入?這是很多人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要考慮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最好辦法,就是改變你自己。那該如何改變你自己呢?

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很努力,卻始終貧苦潦倒?

我曾經把這個問題拋給很多學員,他們給了我很多答案,答案最多的是以下幾個:

因為他們不夠努力;因為他們方法不對;因為他們只是假裝很努力。

這些答案都對,但如果要究其最本質的原因,那就是他們創造價值的能力不足,創造價值的能力不足,會導致你收入渠道的不足。

很多人都有財務自由的夢想,可是,能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卻很少!要想財務自由,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那些實現財務自由的人,是如何做到的?

要想實現財務自由,無非就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個人的收入短時間之內劇增。比如,如果你能夠快速提升你的收入,年收入能達到100萬,那你多年後也能夠實現財務自由。第二種是你持續不斷的被動收入。

收入方式分成兩種,一種叫主動收入方式,這是窮人的收入方式。主動收入方式又稱為工資收入或者勞動收入。

什麼叫被動收入?就是你不工作也有收入。比如,如果你有房子出租,只要你的房子租出去,那你不工作也有收入,房東可以每天都不幹活,為什麼?因為他有被動收入。因為有持續不斷的被動收入,所以他也是財務自由的。

實現財務自由,意味著你可以不用再為經濟擔憂。但是,這對於大部分打工者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這次疫情,讓很多人看到一個現實:把個人的收入只與企業掛鉤是不可行的。

前幾天,有一個hr朋友告訴我,她所在的企業是一家餐飲企業,現在公司已經著手裁員,並且降工資。我回復了她一句:員工的心裡苦啊!她回答我:確實,但是沒有辦法!

確實,在目前的情況下,當企業沒有了,很多人的收入也沒有了!但是,你的房貸,車貸,租金,家庭生活費還是要花費的。

因此,這次疫情讓很多人看到了收入的危機。

做好這三點,讓你的收入倍增

該怎麼才能解決收入危機呢?辦法當然是增加收入。如何增加收入?在這裡,給你三點建議:

  • 了解副業,增加收入渠道

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現在的人的個人職業發展路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的來說,個人職業發展路徑的變化呈現以下的趨勢: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學生畢業之後,都是有工作分配的,一個人進入一家單位,可能會在這家單位干一輩子。而且,職業的發展就是一直做一份職業干到底,要有發展也要等上面的有機會了才能升上去。

到了20世紀九十年代,以及21世紀初,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鼓勵自由擇業,所以一個人一輩子只干一份職業的時代過去了,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會不斷跳槽和轉行,這份職業沒發展,就會想著去做另一份職業。但大部分還是只會做一份職業。

到了2013年,以微信公眾號的出現為標誌,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自媒體來建立自己的影響力,開啟斜杆生活,獲取更多的收入。大部分人,會一邊工作,賺取工資收入,一邊做副業,賺取副業收入。

這就是未來的趨勢。如果你要增加自己的收入,現在光靠死工資是不行的。在你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一定要發展自己的第二職業 。

那現在有哪些類型的副業呢?我們來了解一下,主要有四種類型:

知識分享

現在知識付費很火。火的根源是全民參與。自從羅振宇開創了「知識付費」的先河之後,越來越多的人走上了知識分享的這條道路。

這確實是很多人增加收入的最好的方法之一。而且也有很多人通過這種副業走上了財務自由之路。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不適合做這種副業。其實,這是你給自己設限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經歷和經驗,你肯定擅長某一方面的事情。並不是說你要達到專家的水平你才能做這種類型的副業。

有 一個朋友,她是做手工的,她就自己做了一個專欄,專門來教別人怎麼做手工,不僅滿足了她自己的成就感慾望,還通過這種方式賺取了自己的一份收入。

當然,做這種類型的副業,需要你有總結經驗、授課能力、寫作能力等。

VLOG 副業

現在自媒體發展非常快,很多平台都推出了短視頻。比如,抖音、西瓜視頻、快手等,最近騰訊也推出了視頻號。

很多人通過拍攝短視頻,來展現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能夠賺錢的。因為短視頻不僅有廣告費,還可以直播帶貨等。

這種副業類型,簡單來講,就是一邊玩一邊賺錢。只要你敢於展示自己,口才好,或者你有想法,那你就能夠在這個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技能變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技能:

比如,如果你的寫作能力好,那你可以通過寫文章來賺錢;

如果你會開車,那你可以利用駕駛技能來賺錢,比如順風車;

如果你會ps,那你可以通過給別人p圖來賺錢;

如果你的ppt做得很好,那你可以給別人做ppt來賺錢。

想想你有什麼厲害的技能,然後結合大家的需求,你為大家提供服務,那這個就是個不錯的副業。

產品副業

以前淘寶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做淘寶賺了錢;微信出來後,很多人成了微商;後來拼多多出來了,很多人通過拼多多賺錢。

這種類型的副業,就是通過賣產品來賺錢。

但是,現在市場上的產品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如果你的產品沒有特色,很難再擠進去。

  • 選擇適合你的副業

以上,給大家介紹了四種類型的副業。可是,哪一種更適合你呢?

很多人在選擇自己的副業的時候,會犯三個錯誤:

自己不擅長

比如,有些人看到別人賣面膜賺了錢,自己也想去做。可是,她連面膜怎麼貼的都不知道。對於她來說,要想進入這個副業就比較困難。

當然,也不是說你做不好,你也可以學習,通過培訓來提升,讓你自己變得擅長。

時間複利太低

時間的複利效應說的就是,每天多努力一點點,隨著時間的積累,所產生效應將會遠超你的想像。

簡單點說,就是你不是拿時間換金錢。你創造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是越來越大的,而不是越來越小或者不變。

比如,有些人去跑滴滴,這種副業,時間複利就太低。無論你多努力,可能產生的效益都差不多,而且沒有積累。你還是沒有擺脫拿死工資的狀態。

你的主業和副業最好有一定的關聯而不要毫無相關。比如,你是做hr的,卻整天去跑滴滴,這樣的副業,對你來說,除了是用時間換金錢之外,沒有什麼好處,因為這份副業沒有辦法幫助到你成長,甚至可能會拖累你的主業!

但是,如果你做講師,諮詢等這些職業, 這些副業是可以幫助到你的主業的,甚至,後期隨著你的成長,這些副業可以成為你的主業,你根本就不用做副業了!

獲取成本太高

如果你做一份副業,獲取的成本比你做正職還要高,那你這份副業就不推薦。 比如,很多人去做拼多多,賣衣服。結果又要進貨,又要發快遞,經常熬夜,還要和客戶聊天,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這種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金錢成本都比較大的副業,不要輕易開始。

所以,如果你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副業,就一定要避免踏入上面三個誤區。因此,根據這三個標準,我推薦大家做知識分享型和技能型副業。

因為這兩種類型的副業,一方面,根據你自己的優勢來選擇,獨特性高,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另一方面,隨著你的積累的增多,可以產生極大的回報,也就是越老越值錢;最後,不會跟你的主業有時間的衝突,你可以充分利用你的時間。

  • 成長為一個能創造巨大價值的斜杆青年

要做好知識分享型和技能變現型副業,你需要成長為一個能創造巨大價值的斜杆青年。 要成為一個能創造巨大價值的斜杆青年,你需要做到兩點:

結合你的優勢,在你擅長的領域做專做精

一個人如果做著自己擅長的工作,往往會做得很有成就感。因為擅長,所以容易出成果。容易出成果,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職業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在一次管理全球論壇上,清華管理學院院長錢穎問到原蘋果公司ceo庫克:最為艱難的決定是什麼時,庫克的回答是:不做什麼。

競爭對手三星的產品琳琅滿目,而蘋果公司只有幾件產品。對於庫克來說,他覺得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市場和用戶就會自然而然到來。可以發現,蘋果不是第一個做手機的,但是,它是最好的;蘋果不是第一個做平板電腦的,但是,它是最好的,所以它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在職場中,你一樣要學會在你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專做精,不要向工資看,而要看看你能否成為你所在領域的佼佼者。當你成為佼佼者的時候,高收入也就有了。

所以,一個人一定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才容易成功。即使你要成為一名斜杆青年,你也需要在每個領域做專做精!

做好人生的定位

人生需要定位。定位,其實是一個商業競爭中的詞彙。 它是致力於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據一個獨特而有價值的位置,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主張把個人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你既是這家公司的老闆,也是這家公司的產品,同時是這家公司的運營。

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當成一個品牌去經營,而要讓你這個品牌能夠占據用戶的心智,你就必須學會找到你人生的定位。

定位方法,一般有三種:

第一,優勢定位法。了解你的優勢具體在哪裡。比如,你的的領域是寫作,而你的優勢是故事,那你可以把你定位成故事寫作教練。

第二,差異定位法。找到你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比如,你比別人多了哪些技能,你的增值服務比別人更多等。

第三,稀缺定位法。人無你有,人有你精,這是稀缺定位法。深度挖掘你有哪些別人沒有的東西,可以讓你快速占領用戶的心智。

第四,頭部定位法。也就是你是最好的,你是這個領域的第一名。看看哪些細分領域,你是可以做到第一名的,然後選擇這個領域,努力做到第一名。

小結:

疫情已來,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是我們對未來的態度。

讓你變得更值錢,從而變得有錢,是你在未來職業發展中應該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以上三個建議,深入實踐,相信能對你改善目前的現狀有幫助!


作者:劉仕祥。口才訓練專家,職場導師,暢銷書作家,心理學學者。致力於提升國人的演講表達思維,提升講話能力,助你人生開掛!更多精彩文章和視頻,請關注我,進入我的專欄主頁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dRfY3AB3uTiws8K7r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