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中期,在蘇聯技術人員的幫助下,中方擁有了56式槍枝。在實際運用當中,這款槍枝的性能比較優秀,為此中方逐漸開始批量生產。從最初的手動式,逐漸升級到半自動步槍。在那個時候,蘇聯還在使用SKS半自動步槍,它的性能與AK-47比較類似,都是採用與M43式威力類似的子彈。當時西方國家已經普遍意識到,槍枝在戰事當中,占據的主動地位。
美方當時使用的M-14槍枝,威力雖然不錯,同時具備連發模式,但由於後坐力太過於強大,所以在很多時候,都屬於半自動模式的射擊方式。相比較之後發現,56式在射程上比之前要提升一些,而且還可以滿足戰事需求,同時後坐力也是很小,在軍事戰鬥當中,更加具備快速射擊的能力。本身亞洲人身軀就非常小,所以這對於我們來說,更是適合時實際需求。
反而是M-14這種類型的槍枝,在運用當中雖然戰鬥力可以得到保障,但不管是韓國軍隊,或者是亞洲其他國家的軍隊,都感到它後坐力太大,直到M16出現之後,這個問題才得到很好的解決。在50年代末期,中方開始大量更換56式槍枝,以當時部隊編制來看,大概一支步兵隊伍,需要11支不同類型的56式槍枝,這種配合其實在當時來說,都算是落後狀態。假如當時可以看到56式衝鋒鎗的話,這才是最完美的結果。
當時中方這種軍事配置,放在國內的話,暫時還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後期與越南軍隊交火之後,此時中方才下定決心,一定要進行緊急換裝。政策不用,自然所以在解決問題的態度上,也是有著不同的結果。中方當時在進行換裝的同時,還在需要將軍源輸入到其他國家,而當時在蘇聯撤兵之後,被封存的原版SKS槍枝,此時也被輸送到這裡。那個時候,有不少東南亞人都喜歡這種精準槍枝,包括來這裡參戰的士兵。
在戰事結束之後,大批美軍離開這裡,而這個時候,東南亞人也開始因政治難民而移民美方,同時將越南戰場上使用的輕型武器,同時也帶到美方那裡。相比AK-47之後,56式好像更受歡迎,不管在狩獵上,或者是射擊運動方面,都沒有辦法與56式對比。在上個世紀80年代,美方軍火市場一直都在充斥著中方制56式步槍,它不但價格便宜,而且量還很大的。但當時也有不少美國人,更加喜歡蘇聯原版的SKS槍枝,它的鋼材質量更好。
如今在美方軍火市場上,很少可以看到中方純正血統的56式步槍,因為美方法律如今已經禁止一切來自中方的槍枝。不過在民間依舊有大量80年代生產的二手56式,所以說想要買到這款槍枝,也並非是件難事。當時也有不少發燒的網友,在購買到56式之後,進行自行改裝,通過人工改造之後,增加自己需要的配置。當然對於美方狩獵者來說,價格便宜,而且種類繁多,才是他們選擇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