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講解⑤這個良渚陶罐上的「符號」是最古老的文字嗎?

2020-04-12     浙江新聞杭州

視頻加載中...

習總書記說,要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疫情,暫時阻斷了進出博物館的腳步,但不能阻斷我們對中國古老文化精華的嚮往。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看名堂·金牌講解」視頻欄目,請各大館的資深講解員講述經典寶藏背後的故事。

【第五期金牌講解】施舟英,良渚博物院講解員。畢業時,看到良渚博物院招聘講解員,她毅然報名了。從2015年10月至今,她一直在為參觀者講述著良渚先民的故事。

疫情來襲,良渚博物院閉館了。但施舟英卻沒閒著,她化身網絡主播,為網友進行了一場場有趣的直播。

3月21日起,良渚博物院恢復開館,但暫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施舟英和同事們趁著這段時間,正在苦練內功。

這次,施舟英講解的是館藏文物「刻符陶罐」背後的故事。

在良渚博物院,收藏了這樣一件不太起眼的陶罐。

它是夾砂黑皮陶。因出土於河沙中,所以表面多呈銹紅色。燒製成後,在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圖亦文的十餘個刻畫符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李學勤研究員稱其為「前所未見的珍品」。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刻畫符號,似乎在訴說一件事情:一位良渚先人來到了一個地方,用網捕捉了一隻老虎。

通過鮮活的刻畫符號,我們似乎看到了良渚先民用網捕獵猛虎的精彩瞬間。

這些有規律排列在一起的符號或許就是原始文字的起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aE5bHEBrZ4kL1ViLm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