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冬季補腎,是最佳的進補時節。下面給大家分享冬季補腎的三大重點供大家參考——
冬季養生,閉藏為先
冬季養生的大原則是「避寒」,漢代著名醫家,被尊為醫聖的張仲景以一本《傷寒雜病論》傳世,在書里醫聖告訴後人,許多疾病的初起都源於「傷寒」。所以《黃帝內經》說冬季養生要「去寒就溫,無泄皮膚」。
現代人們生活條件很優越,容易做到「去寒就溫」,但「無泄皮膚」就很難做到了。
通過對自身的觀察,我們發現當外界溫度降低的時候,小便的量會增加,這說明皮膚毛孔閉合,通過毛孔散發、代謝水分的功能下降。人體代謝的垃圾產物轉而從腎臟排泄出體外,這是人體順應自然的表現:陽氣收回至體內,為明年春季的升發做物質準備,此時養陽氣要遵循「無擾乎陽」的原則,避免毛孔過分張開汗出過多,千萬別打擾陽氣的收藏。
冬季養生建議大家少蒸「桑拿」、少「汗蒸」、少「泡溫泉」,這幾種行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毛孔開放,陽氣外越,寒邪趁機進入體內。好比寒冷的天氣,呆在房間裡,如果把門窗打開,屋內的熱量跑出去,外面的冷空氣進來,這樣的傻事我們是不會做的。
經常「汗蒸」的朋友可能會有體會:春天來臨之後反覆感冒,這是因為冬天進入體內的寒氣,暫時沒有發作,在春季,受升發的陽氣鼓動,向外發散,在肌膚表層與正氣交爭後而產生的類似感冒症狀。所以《黃帝內經》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冬季飲食,順其自然
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在飲食上要注意儘量吃當地、當季的食物。尤其在北方,應多食儲存起來的水果、蔬菜。因為水果、蔬菜經過儲藏,其本身升發的力量減弱了,經過發酵過的蔬菜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減少體內能量的消耗。
與之相對應的是儘可能少食綠葉蔬菜(雖然現在我們購買、食用很方便)。另外堅果類(栗子、榛子、核桃、松子……)食物可以多吃些,有利於補益腎氣。總之食時令的東西適合人體吸收、消化,同時減少體內的能量消耗,要想長壽「省著用」是很好的手段。
冬令進補無可厚非,但補益之後要食幾片生白蘿蔔。夏季養生時我們說過「冬吃蘿蔔夏吃薑」,辛辣的生薑是溫熱性質,在炎熱的夏季吃;白蘿蔔偏涼卻在寒冷的冬季食用。這是為何?
過去農村用轆轆從井裡提水,夏天時井水是涼的,冬天的井水卻是溫的,老鄉說:夏天地氣(能量)在外面,冬天地氣(能量)收回地下。對應於人體,夏天陽氣、熱量集中在體表毛孔張開易出汗,體內卻是空虛的,溫度低,所以用溫熱的生薑進入體內平衡一下;冬天陽氣收回到體內,容易產生鬱熱,吃點偏涼的白蘿蔔防止內熱。我們祖先的思想處處體現平衡的智慧。
男女通用的養腎妙法
縱慾過度直接耗散腎精,冬天要閉藏,不僅要求身體注意保暖,也要求我們要固藏好腎精,少消耗是很好的辦法。中醫講任何事情、事物都不要過度,沒有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壞。下面介紹兩個自我操作護腎的方法。
1、撮穀道
「穀道」即肛門,古人將肛門稱之為「五穀殘渣之泄道」,而「撮」就是做肛門收縮上提之法。「撮穀道」是傳統的養生之術。
「撮穀道」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受時間、地點、環境的限制,或蹲、或站、或坐、或躺皆可。
具體方法是:緩緩吸氣同時提肛連同會陰一起上升(忍大便狀),停留10秒鐘,呼氣時輕輕放鬆,每次反覆5分鐘,以小腹部產生溫熱感為宜,每日3~5次。
「撮穀道」使盆腔肌肉得到鍛鍊的同時,可以防治痔瘡、肛裂、脫肛、便秘等症。此外,堅持「撮穀道」對於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陽痿、早泄,女性的盆腔炎、月經不調、白帶異常、性冷淡等生殖系統疾患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腎俞穴拔罐
腎俞穴是聯繫腎臟的通道,在此處拔罐可以直接補益腎氣。
腎俞穴的簡易取法:肚臍正對面的脊柱為中心點,向兩側旁開2指寬,左右各一。睡前用真空罐拔10分鐘,拔兩天歇一天,堅持至罐痕顏色恢復正常(女性經期停用)。
3、貼外勞宮,溫補二腎
在手背對掌心的地方就是外勞宮穴,臟腑積有寒氣熱氣,皆能和解。
方法如下:
將兩手外勞宮緊貼腰部腎區,雙掌的熱量直接溫煦了二腎,可將腎內寒氣祛除。
尤其是晚上10點半至11點,是亥時尾、子時頭,此刻地氣最旺,地氣通過內勞宮吸入,穿過外勞宮直接注入二腎,伴隨二掌的熱量和五行之氣,溫煦了二腎。
每晚臨睡前,平躺,將兩手墊於腰部,手背緊貼後腰,5~10分鐘後,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
若您腿腳冰涼、麻痛,可將左腿架於右腳脖子上,20分鐘後,腿腳便會變熱。
倘若每晚再用熱水泡腳,然後按摩兩腿根部的「氣沖」穴,並反覆揉擦兩腳心的「湧泉」穴,反覆拍打、叩擊、推揉、按摩兩腰出的「腎俞」穴,則效果更佳。
4、踮腳跟
腎在兩腰,強腰簡單地說,是使這部分的氣血循環更通暢,可以每天練習瞬間強腎法。
久坐辦公室,好靜不好動,導致人體陰氣過盛,陽氣更加不足,會產生乏力、疲勞、健忘各種症狀,用這個方法3~5分鐘,就可以緩解一個小時連續的工作疲勞。
這個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動腎氣,短時間內使人體陽氣升發起來。腎乃先天之本,主人體水液,喜暖怕寒。時常做做對提升人體陽氣有很好的幫助。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腎氣衰導致的腰腿問題也有幫助。
「八段錦」中一式動作名為「背後七顛百病消」,這個動作正是通過踮腳跟的方式,刺激腎經系統,誘發全身震盪,柔和地按摩五臟六腑,從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方法:兩腳分開與肩齊寬,踮起腳尖,雙膝微曲,雙手虛握拳,貼在腎俞位置,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覆摩擦,直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翃笙
⊙運營編號:YNZY000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_UvPW8BMH2_cNUgJm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