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起」揭秘!懷集這裡有一段「古」…

2019-07-15   懷集領域網

曾記得?爺爺奶奶經常同我們講「古」。老虎入村/猴屁股由來,貓與狗的世仇故事--等…等--

懷城這裡,也有一段「古」:休閒,浪漫,復古。發現,城中新街,遇見,古文物

那一段「古」從這裡講……

我尋著「慢生活」而來…

家庭--工作--家庭,3點1線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快生活真正讓我們失去的,絕不僅僅是健康,快生活讓我們失去最多的其實是對生活的體驗……生活慢得下來嗎?聽說有這麼個地方——城中新街會讓時間緩釋下來!

我置身「綠色休閒」中…

從街口,走進去,瞬間置身於綠色、幽美的綠植公園之懷抱;綠色是該街區的主題,是商街,更是庭園,到處生長著充滿活力的植物,弔掛的/培土的/盆栽的/藤蔓的,仿佛置身於山間樓閣,自然、休閒,讓人全身心放鬆。



我沐浴著「溫馨與浪漫」…

途經大樹古樹,學著年輕人許個牌願,然後穿越綠意盎然的風情街,仿佛本尊大叔都年輕了好幾歲,於是,情不自禁地彎腰坐享那「一對一」的木板凳,傘角下,柔光里,回到了靜候某某人出現的那年那月那時那刻那一秒。

我浸潤著 「復古文化」…

抬頭望,屋檐間,朱紅木樑頂蓋青綠琉璃瓦,一座20世紀30年代建成的中西合璧的磚牆鋼筋水泥建築,可以想像當年的那種富麗堂皇,以及縣立圖書館之輝煌:英國的水泥、德國的鋼筋、日本的玻璃、中國的木材琉璃瓦花階磚。

我來到了古建文物「山字樓」

城中新街山字文物樓(懷集縣立圖書館舊址),它84歲了,1935年落成;文物樓有個鄔邦生藝術館,鄔老師今年也84歲了,同齡的他們相遇城中新街:一座獨一無二的「山字」文物樓,一位享譽海內外的藝術大咖,一批國家級美術大師傑作,值得市民親臨探訪!

!恭賀!

懷集縣立圖書館舊址(山字文物樓)成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擬

推薦名單

視頻--懷集縣立圖書館舊址

實拍:日本的玻璃

關於懷集縣立圖書館舊址

始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落成使用。該館由香港工程技術人員設計,主體建築立面成「中」字形、平面為「山」字形,取紀念辛亥革命先驅孫中山之意,故人們也稱懷集「中山圖書館」。從高處俯視,該建築自西向東伸出3個相對獨立的閱覽室,正門設在「山」字底部正中,樓梯左右兩面設有便門,造型獨特。

用材方面——除了琉璃瓦、花階磚和門窗木料為本土原材料外,其餘建築材料均為舶來品:英國水泥、德國鋼筋、日本玻璃,成為當時我縣最堂皇華麗的館所。



關於鄔邦生老師個人簡介

鄔邦生,1935年生於廣東懷集縣馬寧鎮東升村,腕稿堂主,懷陽山戈,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法藝術庫》編委,歷任廣州部隊文化教員、美術創作專干,為湖南省畫院、省書協、省九歌畫院創建人之一,首任專職副院長、副主席。鄔邦生以中國人物畫創作為主,擅畫鹿畫舞兼工書法,創作甚豐。鄔邦生作品《課餘》、《離村時》、《守紀模範》、《比學趕幫好》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其藝術譽傳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