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溫州永嘉 | 岩龍古村,據說是深秋季節楠溪江最美的古村落

2019-10-24     古村記

溫州永嘉,岩龍古村。

這裡是,距離楠溪江源頭最近的古村落,也是深秋楠溪最美的村落。

岩龍古村(又名岩寮)位於永嘉西北隅的潘坑鄉,坐落在青山環抱之中,也是一個血緣村落,以季姓為主,古有岩川、岩寮之稱。2014在「中國景觀村落」評選活動中,岩龍村榜上有名。

村落與世無爭、天然古樸和寧靜安詳。這個季節是深秋,最適合觀賞一游。

駕車,過潘坑沿著山路蜿蜒前行,迎面看見一堵用大石頭砌成的城牆,城牆中間開了一個拱形的門。進入村門便是岩龍古村。整個村子臥在兩座崇山之間,一條小溪沿村而下,幾十座瓦房錯落在山坡上。

岩龍村很小,沒有太多的公共建築。村口一棵大樟樹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它樹圍9米多,是永嘉「胸圍」最大的古樹,樹高30餘米,樹齡有800多年。樹幹底部出現了一個大洞,卻依然枝繁葉茂,生命力頑強的它,一直被季氏族人視為風水樹。

繞過古樹,就是村中唯一的祠堂——季氏宗祠。因季侍郎救太子有功,於宋理宗年間奉旨建造,傳至明正統十四年被火燒毀,後重建,臨水面山而築,蠻石堆砌的老牆矮矮的,長滿青苔雜草,充滿著野趣的詩意。

正門兩邊對聯用篆體寫著:「於古人書無不讀,則天下事大有為」。對聯把季氏先人對後代子孫的殷勤期望表達得淋漓盡致。

祠堂由台門、前廳、戲台、後廳、左右廂廊、天井等組成一個四合院,建築面積約為430平方米,正堂面對一古戲台,凸向院子,藻井與斗拱層層疊疊,轉如流雲,精美的彩繪早已褪色,卻仍有一種古樸的典雅。

沿著溪水往裡走幾步,就可以看到一棵迎風而立的銀杏樹。它有六百多年的樹齡了,高大挺拔,就像衛兵一樣守衛著整個村子。和其他楠溪江古村落日漸商業化的布局相比,岩龍古村最讓人稱道的是它的原始古樸,村中幾乎沒有現代建築,從山頂遠遠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綿延的風景。

深秋時節,紅的楓樹、黃的銀杏,藍天下將會光彩奪目。那高大的銀杏樹隨風搖曳,金黃的葉子被風吹落,徐徐飄散,落在地上、水中,化為一片詩意的天空。

村旁的小溪,清澈見底,就如一條銀色的帶子。走在的小路上,一邊是潺潺的溪水,一邊是多座百年古屋,古老的窗欞,散發著陳舊的木香。院落全部是開敞的,站在台階之上、屋檐之下,抬頭就可以看見遠處的青山和田野,表現出對山川自然的親切感。「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中水如環」,一幅錦峰繡嶺、清溪碧河的村落田園風光圖呈現眼前。

村落已有七百餘年歷史,古宅、街巷、宗祠、古墓、古橋等都是明清時代的原物,村裡古樹800年以上的有7棵,200年以上的有8棵。整個村26座房子,在清朝之前的有15座……

在這裡的古樸與寧靜,讓時光倒流回遠古天空,仿佛,會忘了所有。

古村記獨立整理網絡資料編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PIYAm4BMH2_cNUgCUh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