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叫成「大蟲」,男人叫「婆」,《水滸傳》中的那些怪異綽號

2019-10-15     國史拾遺

《水滸傳》裡面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一百零八好漢都有綽號,這些綽號其實也是人物特色的反應,這裡面有些綽號很好聽懂,但還有些綽號就有點意思了,從這其中我們其實能學到不少歷史知識,在這裡我就給大家點點。

一,「大蟲」

《水滸傳》中很兩個好漢的外號都是「大蟲」,「病大蟲」薛勇和「母大蟲」顧大嫂,這裡面大蟲是個什麼東西?這其實就是老虎,晉代干寶的《搜神記》最早把老虎稱為「大蟲」,可是為什麼老虎會被稱為「蟲」?其實古人把動物都稱「蟲」,禽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蟲,而老虎是毛中之首,首為大,故稱「大蟲」。

二,「忽律」

《水滸傳》中朱貴的外號是「旱地忽律」,這現在估計大家也聽不明白,漢語有詞叫「忽律」嗎?似乎是不常用了。

其實「忽律」這個詞有兩種解釋,一種說是鱷魚,另一種是指一種喜歡吃烏龜,並潛伏在龜殼內伏擊獵物的劇毒四腳蛇,這個詞確實不是一個常用詞彙,推測可能和北方地區的方言土語有關。

三,「井木犴」

「井木犴」是郝思文的外號,這個可能有些人知道是什麼,「井木犴」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為南方七宿第一宿,這個「犴」是古代監獄使用的警犬。他的外號其實來歷很詭異,因母親懷他之前曾夢井木犴投胎,故此人稱井木犴。

四,「立地太歲」

「立地太歲」是阮小二的綽號,這裡面「太歲」是個啥?「太歲」有兩種含義,一是中國古代天文和占星中的一顆虛星,與木星運行軌道相同但方向相反,爾後演變成一種道教和民間信仰的神祇,所謂「犯太歲」指的就是這個。

還有一種說法是指「肉靈芝」,這民間俗稱太歲,是一種詳細組成未明,可能含有細菌、粘菌等生物的物體。太歲在許多中國小說中都有星星點點的記載,在中國古代,秦始皇曾三次派人尋找這常人所稱的長生不老藥。肉靈芝挖掘出來的肉塊,可能是一種「特大型罕見黏菌復合體。

民間認為這是太歲神的化身,有說這物體能長生不老,也有說此物「凶煞,觸之者必死。」「立地太歲」應該指的是後者。

五,「混江龍」

「混江龍」是李俊的外號,這個外號奇怪嗎?應該是指李俊水性好,像龍一樣嗎?這就錯了,「混江龍」其實不是「混江」的「龍」,它整體就是一個名詞,而且它也不是龍,而是一種宋代時的一種治河清沙工具,一種攪動水底泥沙,使淤沙順水流走的大耙子,也叫「輥江龍」或「混江龍」。

不過,李俊這個外號的意思確實是說他水性極好,有「翻江倒海」之能。

對了,「混江龍」在明代還是一種兵器,《天工開物》記載了一種叫做「混江龍」的觸發水雷,「混江龍,漆固皮囊炮沉於水底,岸上帶索引機。囊中懸吊火石、火鐮,索機一動,其中自發。敵舟行過,遇之則敗。然此終痴物也。」。

六,「活閃婆」

這是王定六的外號,這其實就很奇怪了,一個大男人用「婆」做外號,不僅不覺得羞恥還覺得光榮,這是啥情況?

其實這就是誤解了,其實不是「活閃婆」而是「霍閃婆」,王定六自己就說了:「小人姓王,排行第六;因為走跳的快,人都喚小人做霍閃婆王定六。」

那活閃婆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活閃(霍閃)是閃電的意思,那「霍閃婆」大家應該猜出來了吧,這其實是民間對「電母」的俗稱,這只是說王定六跑跳得快。

七,「火眼狻猊」

這是鄧飛的外號,這個「狻猊」是啥?它一開始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之五子。但漢朝的時候,西域進貢了獅子到中國,中國人發現,這種大型貓科動物怎麼和中國傳說中的「狻猊」這麼像?於是,「狻猊」在中國又成了「獅子」的代稱。

八,「小溫侯」

「小溫侯」是呂方的外號,這個大家應該從邏輯上能猜,有「小」,「賽」在前面,說明後面是名人,比如「小李廣」花榮,是夸花榮英武,堪比漢代名將李廣,「賽仁貴」郭盛裡面的「仁貴」則是唐名將薛仁貴。

但是這「溫侯」是誰啊?其實中國古典小說中如果單說「溫侯」那指的就是呂布,溫侯本來是爵位,意思就是食邑封地為溫縣,這就是呂布殺董卓之後被封的地方。

九,「一丈青」

「一丈青」扈三娘可謂英姿颯爽,但這「一丈青」到底是啥?

其實這到現在很真不確定,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指古代婦女用的一種簪子,一頭尖細,一頭較粗。扈三娘身材修長,如簪子亭亭玉立,故有此號,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那就是誇她身材好,這種解釋,妹子們可能嘖嘖稱讚。

但還有種說法可能妹子們就不太喜歡了,這指古時的一種大蛇,兇猛異常,扈三娘打仗不是喜歡用套索套人嗎?所以這是說扈三娘作風狠辣。

作者:雲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JTv0G0BMH2_cNUgNU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