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個有意義的研學夏令營
研學旅行課程是對遊學課程的改良及升級,過去的遊學課程突出了「游」的特質,希望通過組織學生外出旅行拓寬眼界、增長見識,做到行萬里路。
而在知識爆炸的今天,通過短平快的方式可以迅速獲取大量新知識,但這些知識都是平面的,如何在全真環境中獲取知識並將知識在真實情境中進行應用則成為重點。
所以,針對這個新時代的現象,研學旅行課程在過去遊學課程的基礎上風靡盛行起來。研學旅行課程突出了課程的兩個特點,「研」和「學」。同時,也說明了課程的方式是旅行。
首先,「研」主要是突出了這種課程的研究特質,強調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即在外出旅行之前就提前布置好相關的問題。當然,問題一定要圍繞課本中的知識點,將知識點在旅行中進行貫穿和強化,讓知識活起來。
要強調的是,之所以說是研究,就是提前布置給學生的問題均是開放性的,沒有固定標準答案,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體會進行多樣化的作答。可以說,這種研究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未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均很有幫助。
其次,「學」突出強調了這種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活」化知識點的教學,通過實地觀察和體驗實現學習。這種旅行中的學習與課堂中的學習相比,實現了空間上的轉換,讓知識變得真實有溫度。
再次,這種課程是通過旅行實現的,這種手段全面還原了知識的真實情景,使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整體的,而非傳統教學中的碎片化知識,更有助於學生在未來生活中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
新時期的教書育人不再同於傳統意義的呆板複製的知識傳授,而是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偉大復興為著重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發展素質教育的角度,立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研學旅行政策出台後,各省市都相繼公布了研學基地名單。縱覽各地的名單,發現一個共同現象:傳統景區、紀念館等占據了最大比重。研學旅行的內容呢?不幸地發現,這些活動要麼缺乏教育內容,要麼忽視不同年齡孩子的教育規律,造成事實上的「只研不旅」。
「只研不旅」的結果就是:只欣賞風景增加見識,而未達到提升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更勿論以自然為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對研學旅行而言,「詩」的旅行只是過程,培養孩子能夠達到「遠方」的能力,才是目的和核心。
所以,只有「詩」,沒有「遠方」的研學旅行,是對家長的敷衍,對孩子的欺騙。
自然教育恰恰可以彌補孩子們詩與遠方的夢想。那什麼是自然教育?很多人理解是讓孩子「在大自然環境中接受教育」。這種理解也沒錯,但是非常狹義的認知。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環境為背景,以人類為媒介,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使青少年融入大自然,通過系統的手段,實現兒童對自然信息的有效採集、整理、編織,形成社會生活有效邏輯思維的教育過程。
自然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親近大地,帶領他們在大自然里做遊戲,去體驗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來應有的和諧與平衡,去感受大自然的奧妙與完美,從而學會欣賞自然、尊重生命以及開發想像力。
這種「自然而然」,迥然有別與都市的嚴密規則體系,而是一種更具情感記憶的自然空間、人文空間、社交空間、時尚空間、生活空間。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課程,而非設施——這一點已經逐漸得到業界共識。
不過新問題是:什麼是課程?坦白講,目前很多機構做的教育內容,都是活動,而不是課程。
什麼是活動?粗淺講,就是建立一個規則,讓一群人在一起玩。只要遊戲規則好,組織有序,大家玩得開心,活動也就算組織成功。
什麼是課程?課程首先是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動。在課程中要有目標,有方法,有邏輯,有遞進,有總結,有反思,有升華,有反饋……
一個是以開心娛樂為目的,一個以教育為目的。所以,課程才是教育的核心,而非活動。
當然,在目前特定的消費市場,某些特定時間段,我們的教育可以將課程和活動的比例靈活掌控,但對於課程價值的認知不能改變。
願你飛向嚮往的生活
大自然是所有童話誕生的地方,是充滿奇蹟充滿發現的地方,是孕育人類文明和科學的搖籃,是培育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地方,而創造力,是當下教育最欠缺的部分,卻是未來世界舞台角逐的核心力量。
如今,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不論是城市兒童還是鄉村兒童都日漸與自然疏離。而人與自然間有意義的聯繫對人性、對人類都是必要的,因為自然對人類的生存和精神需要都是必不可少的。
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小驚喜。在自然教育的團隊活動中,為完成團隊目標,學會擔當;在一起完成自然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互相扶持、互相關照,與團隊成員良好溝通,學會交朋友;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學習和真實接觸,了解自然事物間的物質和能量循環關係,理解自然的神奇和偉大之處。
為此,我們要重視研學旅行的重要意義,樹立學、思、游相互促進的觀念,不斷地拓展教育的邊界,引領學生走出學校教室,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在真實的情境之中體驗、合作、探究,真正形成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撰文編輯/研老師
排版設計/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