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家園 黃姚古鎮旅遊攻略(廣西賀州昭平縣)

2019-12-16     泰州小叟

很多人看慣了大江大河,總嚮往煙雨渺渺的江南,體味一下江南水鄉的溫柔與多情。提到江南,很多人的腦海里會閃現出,美麗如畫的杭州,水墨潑染的徽州,絢麗多彩的江西,山水動人的廣西。提到廣西,人們總能想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和「漁舟唱晚」的陽朔,殊不知,廣西還藏著一個驚艷千年時光的古鎮,它比西湖更靜謐,比西塘更古樸,一路奇景,它就是黃姚古鎮。



黃姚古鎮位於廣西賀州昭平縣東北部,距離賀州市區4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黃姚古鎮曾經作為電影的拍攝取景地,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很多人都會結伴來到這裡旅遊體驗一下古樸奇景,欣賞周邊的景色風光。

黃姚古鎮方圓3.6公里,屬喀斯特地貌。發祥於宋朝年間,有著近1000年歷史。自然景觀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觀廟祠20多座,亭台樓閣10多處,多為明清建築。著名的景點有古戲台,安樂寺等。


黃姚古鎮2007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09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4A景區。

黃姚是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鎮,它發祥於宋朝年間,由於鎮上以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
·和很多江南小鎮一樣,有小橋、流水、人家,有精雕細刻的檐梁壁畫,有屋檐上詩文畫壁的古宅民居。
·如果是夏天來這裡,不妨去農趣園,是賞荷的好地方,園內還有復原的豆豉、豆腐、榨油古作坊。

黃姚古鎮里的門樓、古戲台、古街、古井、民居、宗祠、廟宇、橋、亭、匾等有形建築遺產,特別是作為整體出現的古鎮聚落環境。古鎮明清古建築保存有300多幢,面積達1.6萬平方米,完整保存8條石板街,全部用青石板砌成,全長10多公里。還有亭台樓閣10多處,寺觀廟祠20多座,特色橋樑11座,楹聯匾額上百副。古鎮建築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其設計建造匠心獨運,從建築學上說也是一筆寶貴的遺產。

這棵龍爪榕已經有850多年歷史,因其技幹道垂下來形成籠爪而得名,是黃姚古鎮最老的一棵榕樹。





黃姚古鎮同姓民居建築多以祠堂為中心修建並向外輻射。黃姚古鎮現有八大姓氏,九個宗祠,兩個家祠,民居建築多為同一姓氏圍繞祠堂周圍居住。

古鎮居民多為明末清初因避戰亂或經商等原因遷徒至黃姚的移民,遷至黃姚後多以經商為生,家境普遍富裕。因此在住宅的建築考慮上,更多的是出於抵禦戰亂與盜賊搶掠財物的防禦與安全需要,無論是單體還是整體的建築布局都有著較強的防禦功能。

建築群的功能各有分區:龍畔街、中興街主要是大戶人家的生活區,安樂-金德-迎秀-連理-大然街是商業貿易區;姚江兩岸的公共建築是休閒娛樂區。

景點

守望樓

守望樓在龍畔仙山祠下。 這座城樓是黃姚古鎮的一個關鍵城樓,這城樓的作用就是守關、遼望。每逢初一、十五,都有人到此處來上香,祈求平安。

司馬第

司馬第位於龍畔街52-53號。 這裡的"司馬"不是姓氏,而是官職。"司馬"有幾種解釋:一是兵部尚書的別稱;二是府州通判的別稱;三是同知的俗稱。據史料記載,這戶人家姓莫,明朝時當的"司馬"官,即是府州通判。



古戲台

古戲台位於姚江邊,寶珠觀東側。 始建於明朝嘉靖三年,也就是1524年的黃姚古戲台。它屬單檐歇山木石磚瓦結構,整座戲台平面呈"凸"字形,是一座八柱式,帶後台、廂台、邊欄的亭閣式戲台。



鯉魚街

鯉魚街位於古鎮東面的鯉魚街路中。 古時候,工匠們在鋪砌石板街時,遇到了一塊突起的天然岩石,於是他們將這塊石稍加修飾,鑿成了這條長約2尺的鯉魚,稱之為"盤道石魚"。這條街也叫"鯉魚街"。



仙人古井

仙人古井距離源頭雞公山約兩三公里,占地約50平方米,有1米多深,分為5口。 古鎮上的人把這井的水稱為神仙水。仙人古井第一口井是專供居民飲用的,第二口井是洗菜用的,第三、第四、第五口井是洗衣服、洗農具用的。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為"取水節",那天的中午十二點鐘以前,鎮上的群眾都來這裡上香取水。

仙人古井


仙人古井第一口井是專供居民飲用的,第二口井是洗菜用的,第三、第四、第五口井是洗衣服、洗農具用的。


安樂寺

安樂寺在黃姚安樂街。 明朝萬曆26年(1573年),土人為排斥到這裡謀生的漢人,經常出來搶掠錢財,於是他們以鳥羽檄(急文)呈上,請知事和府台知府派官來治理,當時知府派千戶李道清率官兵討平了土民之亂。為了感激平定叛亂之有功官兵,黃姚民眾集資建了這個寺,起名"安樂寺",立寺公神像(李道清)永遠紀念。當時是清朝初年(1644年),至今已有360多年歷史了。

南蛇出洞。
南蛇出洞是黃姚古鎮代表性景點之一,位於古鎮新興街,在一塊大石依牆而出,形態像一條出洞的蟒蛇,稱"南蛇出洞"。當地的老人說,當年有人企圖破壞這條蛇,把房子建在了蛇頭上,第二年房子就塌了。
當地人認為,自然萬物都是擁有靈魂和情感的,要順其自然而不能破壞它。此石與龜石隔江相望,恰在真武山下,傳說是真武帝左踏南蛇右踏龜。

南蛇出洞是黃姚古鎮代表性景點之一

帶龍橋。
黃姚15座古橋樑中最大的一座,電影《面紗》曾在此取景。
平時,江水從大拱流過,洪水期間,小拱則起分洪作用。橋面全部用當地的厚石板鋪成,石板之間用特製的鐵卯連鎖,把橋面牢固平整地連成整體,將中立均衡落到橋拱,防止石板日久向兩邊分離。該橋重修至今,依然牢固如初。


見龍祠。
見龍祠是黃姚古鎮[1] 景點之一,據說遠古的時候神龍曾降臨到黃姚,為了紀念這一盛事,讓神龍永駐黃姚,讓黃姚從此以後風調雨順,四季平安,人們就於清初修建了一座祠,用以祭祀神龍,所以此祠就稱為"見龍祠"。
見龍祠為單座式祠,磚石結構,中有祀台,台下有焚紙爐,兩旁建有碑坊。


這裡沒有耳熟能詳的偉人或文人,卻有質樸在理的祖訓家規;沒有高檔精緻的酒樓,卻有生態清爽的家常菜;經商的鼎盛時期雖已不在,但用心經營、注重口碑的意識卻深入民心。
黃姚古鎮的難得之處在於,在已經商業化,住宿吃飯都很便利的情況下,卻又能保留大量本地人的生活。很重要的一點是黃姚自古就是商業重鎮,周邊鄉村的集市中心,所以當地人非常善於經商,也頗有口碑意識,無論是否有成交的意向,都熱情地招呼款待你,從客棧到特產,無一不是如此。這裡開店經營的大多是當地人,賣的也多是當地的特產,比起其他猶如義烏批發市場的古鎮,黃姚真是好太多。因此無需對這裡的商店太多的詬病,畢竟你還沒把這當景點前,人家在古時候已經就在這賣著豆豉了。

去黃姚古鎮體驗慢生活,漫步寧靜的黃姚古鎮,會讓你體會到「再急躁的人,到了黃姚,性子都會慢下來」的真意。古鎮比較寧靜,很多時候在這裡的生活會變得比較慢一些。







夢境家園 黃姚古鎮旅遊攻略(廣西賀州昭平縣)


出行時間:
一定要錯開法定節假日,住宿價格翻倍不說,遊客也非常多。最好能在平日來,更能還原一個清凈的古鎮。在古鎮一定要早起,七點多,商鋪還沒有開門,幾乎沒什麼遊客,見到最多的,是當地準備上學的孩子。

關於交通:
乘高鐵到賀州南站後,可以坐公交到賀州西客運站,乘坐大巴前往黃姚古鎮,約一小時一班。也可以拼的士前往,從高鐵站直達古鎮,四十元/人,回程也一樣。

關於住宿:
平日裡黃姚的住宿並不貴,我們住的德雲山莊,以及拍聖光的古家客棧,都是一百多一晚,乾淨衛生,空間足夠,而且老闆都很熱情。
關於餐飲:
我們這幾天大多都在帶龍橋旁邊大樹底下的食緣農家飯就餐,風景很好,推薦瓜花菜和筍燜肉,筍真的很嫩,一點也不起渣。

關於服裝:
黃姚的顏色以山、水、樹的綠色和磚牆的淺黃色為主,穿紅色會比較顯眼,材質上適合質樸一些的棉麻文藝風格。如果沒有合適的衣服,也可以在當地選購,有很多文藝民族風的服裝店鋪。




泰州小叟申明:部分文字和配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權即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6c0FG8BMH2_cNUgYC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