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旅遊指南

2020-03-09     泰州小叟

紹興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紹興市,浙江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紹興從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小黃山文化開始,至今已有約9000年歷史。越國古都建於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

說到紹興,腦海中第一個蹦出來的自然是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浙東古運河是她的血脈,會稽山是她的脊樑,魯迅的書屋、沈園的詞、蘭亭的書法和紹興的老街和古橋都讓紹興有了濃濃的書卷氣。再坐上烏篷船,在小橋流水間穿梭一回才不枉來一趟紹興。

風景名勝

魯迅故里

魯迅故里核心區含有大量與魯迅及魯迅文化相關的歷史文化信息。魯迅故居、




魯迅故里魯迅祖居、三味書屋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聲名遠播。此外,曾出現在魯迅筆下的咸亨酒店、塔子橋、土谷祠、長慶寺、恆濟當鋪等,都原汁原味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大禹陵

大禹陵是會稽山景內的重要名勝古蹟之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進入景區,兩邊碧水綠樹,映襯著會稽山,處處散發出古樸典雅的韻味。經過九龍壇,遊客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鐫「大禹陵」三字,通向禹陵的是一條長350多米的步行神道,盡頭是祭禹廣場。廣場上設有圖騰柱與九鼎台等建築,象徵著古越先民信仰,又是各界祭祀大禹的場地。禹廟前有一個水池,名禹池。跨過禹池必須經過一座古石橋,名告成橋,意即大禹十年在外治水,終於大功告成。

進入禹廟西轅門南側的欞星門,沿石板鋪就順山勢逐級升高的百米甬道直達大禹陵碑亭。亭內有石碑,所書的「大禹陵」三個大字。大禹陵碑南側為禹祠,祠外北側有「禹穴」碑。祠內有「禹穴辯」碑,碑文為考證大禹葬地的文章。祠內有前殿、後殿、放生池、曲廊和禹井亭等建築,為大禹後裔宗族祭祀的場所。

從大禹陵碑亭北側,順碑廊而下即為禹廟。禹廟始建於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為我國江南少有的大型古建築群。從大禹陵下,進東轅門,自南而北的建築依次為照壁、岣嶁碑亭、欞星門、午門、祭廳、大殿。

出禹王殿東門向上,可探「窆石亭」。亭內置有一石,名為「窆石」,「窆」為下葬之意,相傳此石是大禹下葬所用的工具。形若秤砣,頂有穿孔,是禹廟的鎮廟之寶,已被妥善保護。

東湖風景區

東湖在紹興古城東約六公里處,與崖壁、岩洞、石橋、湖面巧妙結合,

東湖成為著名園林,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東湖雖小,但因它的奇石、奇洞所構成的奇景使東湖成為旅遊業界人士公認的罕見的「湖中之奇」。東湖所在地,原為一座青石山,秦始皇東巡時曾在此駐駕飲馬,故被稱為箬簣山。漢代以後,箬簣山成了紹興的一處石料場,經過千百年的鑿穿斧削,又是採用特殊的取石方法,搬走了半座青山,並形成了高達50多米的懸崖峭壁。勞動者取石還普遍深入到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處,日子一久,形成了長過200米,寬約80米的清水塘。清末,紹興著名鄉賢陶浚宣眼光獨到,利用採石場築起圍牆,對水面稍加拓寬,遂成山水相映的東湖。東湖經過百年的人工裝扮,成為一處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八字橋



八字橋位於紹興市區八字橋直街東端。據《嘉泰會稽志》記載,八字橋該橋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南宋寶祐四年(1256)重建,現橋下西側第五根石柱上刻有「時寶祐丙辰仲冬吉日建」字樣。橋以石材構建,結構造型奇妙,八字橋陸連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鑑湖之水,北達杭甬古運河,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橋下石壁轉角處被縴繩磨出的痕跡,至今歷歷在目,可見當年舟楫之盛。著名古典園林專家陳從周稱之為我國最早的城市「立交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香林風景區

大香林風景區位於紹興縣西南15公里處的湖塘街道,總占地4平方公里。是以千年桂林和自然山水為特色,融宗教、民俗、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這裡山青水秀,景色優美,冬暖夏涼,四季飄香。綿延數十里的千年桂花林,香披遠近,巍為壯觀;深藏寶林山的古剎群落,梵音繚繞,晨鐘暮鼓。一代宗師密參大師曾在此住持並圓寂,留下200多顆舍利子,在佛教界聞名遐邇。歷史上許多名人雅士曾游此地,留下諸多詩篇,如南宋詩人陸遊,明朝學者張岱,近代佛家南懷瑾等。

柯岩風景區

柯岩風景區位於紹興古城西8公里處,是鑑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



柯岩風景區區,也鑑湖--柯岩旅遊區的主要觀光休閒內容。景區總規劃面積6.87平方公里,以古越文化為內涵,古採石遺景為特色,始於漢代,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至清代,形成著名"柯岩八景",為越中勝景,再經過現代別具匠心的園林營造,形成柯岩、鑑湖景區,集中反映了紹興的石文化、水文化、酒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2003年景區根據魯迅筆下小鎮開發了魯鎮景區,再現了舊時紹興的風情文化、戲曲文化、節慶風俗等內容,與以上三處景區共同構成了「大柯岩景區」。柯岩景區遊程4-5小時,是近年來紹興規模最大、功能最全,並融山水、園林、宗教、古鎮等項目於一體的風景旅遊區。

柯岩的建設成就被省內外專家稱為"柯岩現象", 200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2003年被中國旅遊報評為「中國旅遊知名品牌」。

蘭亭




蘭亭在紹興的西南部,離城約13公里。這個古樸典雅的園子為中 外遊人所矚目。 在蘭亭里,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內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相 傳這兩個字是王羲之手書,並傳說王羲之很喜歡鵝,在家裡養了一群鵝。現在 蘭亭的鵝池裡也養了幾隻白凈的鵝。 蘭亭里還有曲水流觴亭、右軍祠、墨池等建築。 流觴亭面闊三間,四面有圍廊。亭前 有一彎彎曲曲的水溝,水在曲溝里緩 緩的流過,這就是有名的曲水。當年 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邊,有 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隻盛酒的杯 子,酒杯有荷葉托著順水流漂行,到 誰處停下,誰就得賦詩一首,作不出 者罰酒一杯。當今很多遊人來到這裡, 興致勃勃地用塑料杯子,盛上飲料, 放在曲水裡「流觴」,體味當年曲水 邀歡的情趣。 曲水流觴 右軍祠是紀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當時任右將軍、會稽內史,因此人們常稱 他為王右軍。祠內有許多碑刻,正中懸掛王羲之畫像,兩邊的楹聯是「畢生寄 跡在山水,列坐放言無古今」。祠內有一水池,稱為「墨池」,據說當年王羲 之用這池子的水蘸筆習書,把整池水都染黑了。 紹興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個著名的水鄉,城內城外,河道縱橫,到處都 可通船。這裡有一種用雙腳踩槳的烏蓬船,很有特色。

五泄風景區


五泄旅遊區是諸暨市開發最早、接待設施最完備、旅遊人氣最旺的旅遊區,一向受到當地人的重視,並得到外地遊客的鐘愛。已經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五泄包括西施故里、斗岩、湯江岩等景區,為敘述和遊客安排遊程的方便,這裡先介紹位於五泄鎮之內,面積為9.45平方公里的五泄景區。

五泄在歷史上就很有名氣,早在14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在他的著名作品《水經注》中就有了關於五泄的記述,一直是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五泄景區內主要景觀有五泄瀑布、五泄湖、七十二峰三十六坪、五泄禪寺、西龍潭等。

新昌大佛寺

大佛寺位於新昌「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環布如城」的石城山。


大佛寺建寺歷史悠久,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是我國佛學研究和傳播中心之一。

新昌大佛寺創建於東晉永和初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大佛寺作為石窟藝術造像在外很有名氣。

紹興最佳旅行時間

紹興每年3-4月春暖花開,是到紹興最好的時節。紹興地區的諸暨市五泄景區以自然風光取勝,每年的4-5月一般為豐水期,尤其遇到暴雨,水量突增,風景尤為秀麗,此時遊覽效果最佳。而蘭亭國際書法節、吼山桃花節等著名節日慶典多於此時舉行。度過梅雨時節,待到金秋十月,暑熱漸退,所謂「十月小陽春」,正是出遊的好時機,而且紹興黃酒節、湖塘桂花節多在此時舉辦。

最不適宜旅遊季節:紹興全年平均7月最熱,1月最冷。

穿衣指南

3-4月春暖花開,普通春裝就可以,建議帶上小外套,早晚有溫差。

6月下旬-7月初是梅雨季節,8月上中旬是颱風多發季節,常有瓢潑大雨,此時游紹興要帶一把晴雨傘。

9-10月天氣轉涼,應多備些衣服。紹興的冬天如同江南其他地方,一樣是刺骨的濕冷,即使是北方人,也應穿一些厚實保暖的衣物。

消費水平

紹興物價不高,餐飲人均消費約為50-70元,背包客所鍾愛的青年旅舍一般約在40元左右/床位,三星級酒店大多為230元左右,淡季經濟型酒店住宿價格一般在100-190元之間,四星級酒店在260-450元之間,五星級酒店大多在400-1000元之間。

泰州小叟申明:部分文字和配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權即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W7C3EBfwtFQPkd5Ax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