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隨著豬肉漲價,「人造肉、蛋、奶」接踵上市,你會買單嗎?

2019-09-03     三農達人管家

近來,「人造豬肉」的研發頗受關注。其實,不止」人造肉「,」人造雞蛋「、」人造奶「也順勢上市,進一步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面對形形色色的人造食品,消費者會買單嗎?對此,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徐春暉認為,人造食品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徐春暉:最近豬肉、雞蛋的價格漲了許多。業內人士分析,豬肉、雞蛋漲價,還是供應偏緊引起的。就在人們為肉蛋供應緊張擔心時,幾則關於人造食品的新聞,迅速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人造肉、人造蛋甚至是人造奶,都研製成功並開始上市。面對肉類、蛋類供應緊張的局面,用這些人造食品來填補缺口,消費者會接受嗎?

提起「人造食品」四個字,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能不能吃、安不安全、有沒有添加劑?我們先來看一下「人造雞蛋」的配方。據說這人造雞蛋是以綠豆為主要原料,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以及人造香料,以瓶裝液體方式進行出售,這種雞蛋可以在平底鍋上做成炒蛋或者雞蛋卷。如果真是嚴格按照這種配方製做的,我個人覺得這種人造雞蛋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再來看人造肉。其實,「人造肉」通俗點來說:就是採用植物原料來模仿肉類的風味、口感甚至營養價值,做成的類似肉的食物。據說這種備受素食人群青睞的「特殊食品」的出現,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比爾·蓋茨、李嘉誠等眾多大咖的投資推薦。目前,國外的一些知名快餐企業已紛紛推出了人造肉漢堡、肉丸、香腸等。與此同時,我國第一代人造肉產品也即將上市。這款「植物人造肉月餅」是否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目前還不得而知,但「零膽固醇」或會成為一大賣點。

最後來看人造奶,它是在實驗室中利用各種化學和生物方法進行調配,研發出的與普通牛奶口味相同的「奶」。有一個關鍵點需要注意,那就是這種人造奶與奶牛沒有任何關係在國外,一款「人造奶冰淇淋」一經推出就被搶購一空。

人造食品的誕生,的確為食品生產方式帶來新的變革,也體現了食品加工技術的進步。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人造食品從概念到研發再到生產上市,業內一直存在爭議。與在國外受追捧不同,國內對人造食品大多持觀望態度。

在我看來,人造食品要在國內市場流行起來,首先要跨過一道坎:那就是廣大消費者的興趣。換一句話說,就是消費者願不願意為這些人造食品買單。就像有人說的,實驗室里「造」出來的東西,無限接近可能,但不可能和豬肉、雞蛋、牛奶一模一樣。模仿得了口味,複製不了精華。尤其是有些實際的問題還需要時間和實踐來考證:比如,營養夠不夠?價格高不高?長期食用對人體是否有影響?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造食品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物的選擇會越來越多樣,在保證健康、安全的基礎上,人造食品也會贏得原來越多嘗鮮者的青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1NJ92wBJleJMoPMbJ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