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2021年5月小雁塔
提到西安小雁塔,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座建成於唐中宗景龍元年的密檐式磚塔,歷經1300多年,至今仍然是西安城市最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2014年,作為「絲綢之路」項目中的遺址點,小雁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和它的姊妹塔、遊人如織的大雁塔相比,免費開放的小雁塔似乎更受西安人的偏愛。古典園林包圍著這座千年古塔,環境之清幽、底蘊之深厚,總讓很多老西安不斷探訪。
從2020年3月25日開始,因為景觀維護養護,小雁塔暫時關閉了,直到今年4月30日終於重新開放。時隔一年之久,改造升級之後的小雁塔有什麼變化呢?趕緊跟著小漁的鏡頭一起去看看吧!
2021年5月小雁塔
得知小雁塔重新開放的消息後,小漁趕緊抽空過來逛了一趟。來的這天是周內,剛到門口就看到遊人排隊入園的景象,可見小雁塔的人氣還是相當高的。
01
改變一:入園需要提前網上預約,刷身份證進入
小雁塔一直以來都是免費對遊客開放,改造升級之前,需要帶身份證到景區窗口換取門票。現在直接在美團、大眾點評上預約免費門票,來了之後刷身份證入園即可。個人感覺還是便捷了很多,雖然排隊的遊客不少,但還是很快就進入景區了。
與此同時,換票窗口依然保留,方便持護照的外國遊客以及憑戶口本、駕駛證等其他證件的遊客入園。
2021年5月小雁塔
上圖圍牆處(圖三),是原本小雁塔的檢票入口。現在把入園口直接放到了最外面的仿古門樓(圖二)處,相當於擴大了景區內的範圍。
與此同時,小雁塔東部,原本屬於景區停車場的位置也已經封閉起來成為景區的一部分。我去逛了一圈,發現並沒有其他建築,只有大片的草坪,不過也從整體範圍來說擴大了景區範圍。
改變二:古典花園變大片草坪,你更愛哪一種?
大家都知道,小雁塔原本是唐朝唐家寺廟薦福寺中的一座高塔,不過時至今日,寺廟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小雁塔和西安博物院是一個整體4A景區,包含古典園林區域和西安博物院兩部分。
小雁塔所在的古典園林區域,還是保留著古典中軸建築布局,中軸線由北向南依次有白衣閣、小雁塔、藏經閣、大雄寶殿、慈氏閣、南山門等明清古建築群,東西兩側各有兩處院落。
我這次來逛小雁塔,所有的室內建築都沒有開放。這些大殿原本是絲路文化以及小雁塔歷史淵源的展廳,目前還在修繕中。所以遊覽重點就放在了室外。
在我看來,整個小雁塔改變最大的區域便是東邊的小院子了。
2019年5月小雁塔隔翠園
2021年5月小雁塔隔翠園
東側的這處小院名叫「隔翠園」,裡面原本有一個碑亭,裡面放置著大大小小的石碑、拴馬石等,現在則修葺一新,成為一個封閉的廊型建築。因為沒有開放,不知道裡面究竟什麼樣。
院子裡原本種滿了芍藥、月季等各色鮮花,往年五月份來時,這裡就像一個古典花園,非常漂亮。如今花園變成了草坪,風格也完全不同。
放兩組同角度的照片,分別拍自2019年5月和2021年5月,大家看看更喜歡哪一種風格?
2019年5月小雁塔隔翠園
2021年5月小雁塔隔翠園
02
改變三:增加休閒吧和長安古樂音樂演奏
和東側隔翠園相對的西側院落中,這裡有兩處室內建築原本一直處於關閉狀態。這次再來,發現已經改成開放了。一處改為了長安古樂演奏表演,遊客需要購票進入;一處改為了美食休閒吧,涼棚下的遊客都是點了飲料在此休息的。
2021年小雁塔西院
03
改變四:少了紅燈籠
雖然這次室內建築都沒有開放,但是在遊覽途中,我還是發現了它的一些小小改變。那就是小雁塔內原本建築上懸掛的紅燈籠都沒有了,或許是為了還原古建築本身的古樸之感?
還是放兩組同角度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變化。
2021年小雁塔大雄寶殿
2019年小雁塔大雄寶殿
2021年5月小雁塔
2019年5月小雁塔
說了這麼多小雁塔的變化,其實核心景觀小雁塔,還是巍峨聳立,未曾改變。作為我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小雁塔可以說是我國唐代佛教建築珍貴的藝術遺產。關於小雁塔「三震三合」的傳奇故事,也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不過目前小雁塔還在內部修繕中,暫時還不能登塔。
2019年5月小雁塔
五月的小雁塔景區,古木蒼翠、綠樹成蔭,抽個時間來逛逛吧!
2021年5月小雁塔
最後還是說一些旅遊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小雁塔景區位於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交通便利。大家可以乘坐公交車到「小雁塔」站下車;或者坐地鐵到「南稍門」站,然後步行15分鐘即可到達。這裡是免費開放的,不過需要提前在美團或大眾點評上預約電子門票,來的時候刷身份證入園就可以了。
想了解更多冷門又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yBkS3kBrsvY2_UuwdRW.html